常听人说“气得肝疼”,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家长辅导孩子功课被“气得血压升高”“气得心梗”“气得进医院”的段子。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计三气周瑜致其吐血而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虽是文学演绎,但生气时剧烈的情绪波动确实可诱发或加重许多疾病,如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而引起肝区胀痛的情况更是司空见惯。
生气为什么会导致“肝疼”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胆经脉布于两胁(两侧腋下至腰的部位),抑郁、大怒均易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胁肋胀痛,或加重原有肝病。百病生于气,大怒可导致阳气上逆,血随气涌,出现晕厥或者吐血。
【专家提醒】
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石症、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均可见胁痛。出现胁痛者,应去医院诊治,排查相关疾病。
生气不是“胁痛”唯一病因
中医的“胁痛”主要基于症状表现,虽然病位在胁肋,但是疼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胸胁苦满、胁下硬满等。有些患者感觉肝区像有东西贴在上面很不舒服,这就是“苦满”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些患者胸胁胀闷,喜欢用手按揉或者捶打胸胁,以缓解胀痛;有些患者表现为胀痛感,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
除生气等情志不遂的原因外,胁痛还有其他多种致病因素,如:饮食不节;外感湿热;跌扑损伤,瘀血内阻;久劳久病,精血亏耗,肝脉失养;等等。情志变化最容易引起肝气失畅,故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同时肝气乘脾犯胃,也可见胸闷腹胀、嗳气纳少等症状。
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中医胁痛可分为肝郁气滞、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胆腑郁热、肝阴不足等证型。生气所致胁痛多属于肝郁气滞证,而“气有余便是火”,气郁进一步发展可以化火生风。因此,经常生气,多伴肝火旺盛、肝阳上亢,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给“气得肝疼”者的养生建议
经常胁痛者,可根据中医证候分型辨证用药,以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此外,尚可辅以功法锻炼或针灸推拿导引经络气血,以共奏疏肝、和络、止痛之功。
因情绪波动而诱发胁痛的患者,日常养生保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快,减少不良精神刺激,树立健康的心态,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方可“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
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防止过度劳累。
3
注意饮食卫生,忌食辛辣甘肥、生冷不洁之品。
4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5
经常推拿膈俞、肝俞、胆俞、巨阙、胆囊等穴,徐徐按之,发热为度。
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 刘成海(教授)张燕云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