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一张照片躲过毒火锅,食品安全不能出于侥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7 15:24

1月16日深夜,#网友吃火锅菜品中发现蓝环章鱼#冲上热搜第一。一位网友在火锅店看见一只章鱼,想知道是不是蓝环章鱼,于是拍照@博物杂志的微博。随后,@博物杂志回复:“确实是豹纹蛸(蓝环章鱼),它们的毒素是河鲀毒素,毒性非常强而且受热不分解,即便拿回去做纪念也千万别吃。文献中和网络上都有市售章鱼里混入蓝环章鱼的记录,但概率不高,也算是活久见了。”

假如这位网友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好奇心,也没有通过拍照发图片的方式在网上请教专业人士,而是稀里糊涂地将该章鱼下锅吃掉,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蓝环章鱼属于剧毒生物,据称一只蓝环章鱼的毒就可以杀死26个成年人,并且起效十分迅速。这个火锅若没有被及时撤换,涮火锅的一桌人都会中毒,生命安全面临巨大的风险,而一旦出事,饭店的老板也需要担责。不少网友因此感叹,知识真的改变命运了,博主救了一桌人加老板一家。

尽管市售章鱼中混入蓝环章鱼,属于不容易出现的极端个案,但食品安全隐患,却时时潜伏在民众身边。其中,民众误食有毒动物内脏和植物导致中毒就比较普遍,每年仅误食毒蘑菇致病甚至致死事件,就会发生多起。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也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健康和生命安全,且因缺乏相关知识也导致误食,是民众面临的普遍风险。

拍照求教躲过毒火锅,这一做法是否可复制,能不能形成一个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的固定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饭前拍照上传已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各种识物、识图软件也层出不穷,在线提供识物服务也比较常见。开发更多食品安全方面的互联网产品,为民众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服务,进而形成“互联网+食品安全”,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除了可以借助互联网帮助民众辨识有毒食物之外,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也可经由这种方式来强化监管。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不能被当作食物,但很多食客根本认不出相关食材,即使他们的觉悟与警惕性很高,也可能误食国家保护动植物。倘若通过图片上传并获得快速识别等方式,帮助民众迅速识别相关食品,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群众监督力量,就能发挥更大作用。

拍照求教躲过毒火锅,一桌人免于中毒实属侥幸。但食品安全不能出于侥幸,而是要成为一种必然。若想让一次的侥幸变得次次的成功,最好的办法是将偶然采取的行为,变得普遍提供且可及性很强的一种服务,使今后食客不管遇到蓝环章鱼还是其它有毒动植物,也都有渠道快速获得专业的指导,从而将误食的风险降至最低。

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沈阳鼓励外卖骑手“随手拍”监督餐饮店食品安全 骑手已上传几十条食品安全相关照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4
通报!海淀区依法查处62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单位
市监声音 2024-07-29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两节期间食源性疾病风险提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2
为吸引顾客消费,店家将罂粟壳粉掺入驴肉汤中给顾客食用
法治日报 2023-09-22
北青快评|对“蓝环章鱼”监管关口应该前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9
剧毒章鱼差点下锅?这些易混淆“毒物”千万要注意!
科普中国 2023-01-19
半两财经 | 山姆会员商店回应顾客买​到蓝环章鱼:自查及监管部门检查暂未发现异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8
“昆仑2022”专项行动侦破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8万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