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3日记者发稿,4家A股上市险企发布了2022年年度保费(注:文中保费皆指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呈现“两增两降”。同时,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保险行业共实现保费收入约4.3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95%。从2023年的行业发展趋势看,业内人士对财险行业继续保持乐观,同时期待人身险行业的边际改善。从资本市场来看,保险股近期迎来了“跨年红”行情。
从上市险企的情况看,2022年,中国人保取得保费收入6191.58亿元,同比增长6.56%;中国平安取得保费收入7691.4亿元,同比增长1.16%;中国人寿取得保费收入6152亿元,同比下降0.78%;新华保险取得保费收入1630.99亿元,同比下降0.23%。
从全行业来看,2022年前11个月,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01万亿元,同比增长3.09%,11月份当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65%。
年底往往是人身险公司冲刺第二年开门红业绩的关键时期,当年11月份和12月份的保费收入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因此,业界更加关注保险公司第二年“开门红”的情况。对2023年的人身险开门红,业界人士大多持“乐观”和“谨慎乐观”两种观点。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认为,预计受其他类别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影响,保险储蓄类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短期年金销售或实现较高增长。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负责人朱俊生表示,对2023年开门红持“谨慎乐观”态度,在不确定的经济变局中,保险可以提供确定性保障,同时,预定利率所带来的确定性保障凸显了养老保险产品作为防御性资产的优势,获取安全、稳定被动收入及现金流,且市场环境有利于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销售,这些是人身险行业面临的利好因素。不过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此前疫情对家庭和企业的冲击,以及放开疫情防控后经济生活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同时,去年前11个月,全行业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9.32%,11月当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57%。
整体来看,财险公司去年前11个月保费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人身险公司,同时,由于去年车辆出行减少,财险赔付率也得到改善,整体经营好于预期。对2023年财产险的发展,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兼瑞再北分原总经理陈东辉预计,财险业将迎来繁荣局面,业务增速可能超预期,尤其是家财险的发展将非常引人注目,目前在保费增速上已经有所体现。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家财险保费同比增长55.4%,居财险业各险种之首。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表示,车险具有刚性消费特征,且新能源车渗透率仍然较低;非车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正成为财险重要支柱。预计2023年,车险与非车险业务有望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放开,车辆出行正常化等因素可能在赔付端带来一定压力。
从保险股的市场表现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2022年11月1日至昨日,A股保险板块(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指数上涨了42.8%,“跨年红”行情十分明显。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葛玉翔等认为,资产端底部反转是短期估值修复的核心,随着经济修复的预期升温,叠加宽信用效果逐步显现,长端利率与权益市场有望迎来共振向上催化,边际向好的内外部环境赋予估值弹性。王一峰表示,人身险公司随着销售队伍质态不断提升、银保渠道贡献规模增量的同时推动趸交业务逐渐向期交转变,新业务价值(NBV)已呈现出边际改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来,保险公司回购股份、公司股东增持股份,也给市场传递了信心。例如,近期,华宝投资使用自有资金合计增持新华保险H股股份3132.8万股。增持后,中国宝武及其一致行动人、全资控股子公司华宝投资合计持有新华保险股份比例从12.09%增至约13.09%。同时,友邦保险持续推进1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自2022年3月21日至2023年1月12日,累计回购176次,合计回购约3.86亿股,296.79亿港元。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