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10时,“首图讲坛·乡土课堂”2023年度开讲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首都图书馆——云课堂直播间”等平台播出。
创办于2003年的“乡土课堂”,走出了一条坚实而硕果累累的道路,至今已举办讲座近900场,惠及读者近两千万人次,成为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在全面回顾总结2022年乡土课堂工作中指出,疫情防控给活动带来重重困难,乡土课堂直面挑战,砥砺前行。这一年,“乡土课堂”将线上直播活动常态化,并在确保读者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开放线下活动,多渠道满足读者文化需求,全年共举办讲座24场,服务听众13万人次。乡土课堂坚持选题策划是关键,内容打磨是核心,重点打造了“城门记忆”和“考古探秘”两个系列讲座,为读者打开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大门。
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孙冬虎发布了“乡土课堂”2023年度讲座计划,全年52场讲座安排别具匠心、百花齐放,将为听众带来关于北京历史与文化的新感受和新体验。其中四项专题系列讲座尤为亮眼:“运河探颐”将以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与运河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为焦点,展示北京城市发展与大运河的密切关系;“八音雅乐”致力于让听众体味中华民族古典音乐的独特风韵与文化价值;“魅力中轴线”将挖掘和阐释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的节日”从中国的生肖文化、《红楼梦》等文学作品里的节日等方面,展现源远流长的节日习俗,描绘北京历史上的生活图景。
发布全年讲座计划之余,孙冬虎会长还带来2023年乡土课堂首场讲座:《运河沿线的地名文化遗产》,与读者一起探讨“京杭运河”沿线的河渠、城镇、闸坝命名背景,追寻地名文化遗产的形成轨迹,共同传承运河文化价值。活动还邀请北京琴书代表性传承人王树才先生、北京大运河翰林艺术团为读者奉上北京琴书《高亮赶水》、非遗口技表演《运河声声》精彩演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