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教育部对人大代表“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延时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内容。答复称,教育部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指导各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下一步将全面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课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从去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算起,“双减”政策施行才一年多,却对课外培训市场的治理、对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对各地中小学校教学方式的优化,乃至对整个社会教育焦虑心态的纾解都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让人们看到了教育改革对社会期盼的积极回应。
不搞课后培优,“三点半问题”怎么解决,孩子们课后能做些什么?教育部摸底调查数据显示:眼下92.7%的学校开展了文艺体育类活动,88.3%的学校开展了阅读类活动,87.3%的学校开展了科普、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双减”前的49.1%提高到92.2%……这说明广大中小学校“接棒”效果总体不错。也要看到,改革既要有形式上的大刀阔斧、立竿见影,也离不开制度上的衔接配套、层层深入。
今时今日之改革很难“皆大欢喜”,往往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双减”政策契合民心民意,也让很多课外培优机构“摸不着头脑”,有的依然在探头探脑、变换花样制造焦虑;有的老师和家长依然对“培优式”应试教育有路径依赖,对“双减”的长远效果心存顾虑;还有的地方在课后服务保障上投入不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提供的服务层次、效果、品质也有差异……如何保障课后服务的效果、促进服务品质相对均衡,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做好这道必答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双减”的认识。“双减”既是一种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后延伸服务,也是广大中小学校现阶段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不能敷衍、应付乃至抵触;各地安排经费配套保障是做好课后服务的基础,不能掉链子;课后服务客观上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让教师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并且有调休的机会,是一项应有的制度设计。课后服务虽是一项延伸服务,但也关乎公平正义。除了定期监测服务效果外,相关部门能否对课后服务品质进行定期考评、奖罚分明,促使广大中小学校更加重视课后服务、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切实提高服务品质?
课后服务不仅包括课后作业辅导,而且涉及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很多方面,需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诸多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相对而言,美国的课后服务起步较早,在美国课后服务发展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支持、引导,社会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成立于2000年的社会组织“课后联盟”为推动美国课后服务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双减”往更深处走,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作为补充、形成合力也是一种现实需要。
“双减”一年多,人们的很多行为习惯变了。随着改革的深入,课后服务从“全覆盖、广参与”到不断“上水平、强保障”,相信人们的教育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心态都会发生积极变化。一旦家长和学校彻底摆脱了“抢跑式学习”“填鸭式教育”的思维惯性,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会进一步减轻,孩子们将得以在他们各自喜欢的领域里,自由撒欢、拥抱童年。
文/李思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