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硬币大小的药片变成芝麻大小、小小的试剂盒能筛查691个神母肿瘤驱动基因和精准用药基因,精细的传感器可通过AI系统预警先心病……日前,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一批重量级科技成果亮相健康卫生服务专题版块。据报道,在此次展示的14个项目中,一半与儿童用药研发有关,聚焦解决我国儿科医疗领域“卡脖子”难题。
在我国,每5个患者中就有1个是儿童,但儿童用药品种不足成人的5%。目前儿童用药主要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标注少等问题。尤其是孩子用药,基本靠“掰”。我国儿童用药规格少,大多以成年人药品来替代,然后减量给药。许多药品的说明书提到儿童用药,大多只有一句笼统的“酌情减量”,这导致儿童用药基本只能靠猜、靠掰。少年儿童体质较弱、免疫力差,其药物代谢特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与成人均不一样,模糊化的减量使用常常造成药量不足或过量,这样给药很难准确掌握药物的剂量。
“是药三分毒”,这直接导致存在严重的用药安全隐患,很可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孩子特别是新生儿用药量非常少,有的孩子一次用药量只有成人药品最小剂量五十分之一。一片药怎么分成五十份?于是,“聪明”的家长想到的是把药溶在水中然后再分。专家表示,儿童是发育中的个体,而不是小大人。儿童的药物代谢特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与成人均不一样。依据这样的理论来说,儿童用药靠“掰”是很不科学的,简单的“掰开”减量后的药片,并不是儿童专用的,对身体必定会有危害。
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有3亿儿童,作为药品消费的特殊群体,拥有近500亿元的市场潜力。然而占我国病人总数20%的儿童病患,可用的专用药品品种却占不到药物总数的2%。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怪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儿童药品存在开发周期长、利润低、成本高、药物评价难度大等问题。目前,儿童用药存在着市场和政策调控双重失灵。一方面,以药厂等为主的市场主体,存在追求利润的资本原始冲动。由于研发儿童用药成本高,风险大。即使市场潜力巨大,但制企等市场主体,却缺乏主动开发与投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市场“看不见的手”失灵之后,依赖于政府等相关部门进行相应引导、调控与安排的“看得见的手”显然滞后,相关部门在这方面的反应明显很迟钝。比如至今没有出台相关引导和鼓励药企研发生产儿童用药的措施,更没有相关资金与政府方面的支持等。
随着公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日益得到重视,成为继“食品安全”后又一个进入公众视野的重大课题。据此前中国首份儿童慈善需求报告显示,中国0~14岁儿童达2.23亿,数量全球第一,是全球超级儿童大国,然而,目前国内6000多家药厂中专业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仅10余家,有儿童用药生产的企业也不过30余家。然而,面对儿童药品市场低迷,我们仅把板子打向药企身上,显然有失公允。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天性,也是它们的权利。而要想切实改变儿童用药市场现状,不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国家政策层面给予引导和扶持:一方面,在儿童用药研发、生产、市场保护方面,出台一揽子倾斜优惠性政策,架构儿童药品审批绿色通道等,调动药企生产研发儿童用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出台相关扶植政策。如由国家财政出资,建立儿童用药研究基金,为生产儿童药企,出台大幅度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研单位与药企开发生产儿童专用药品,拓展儿童用药范围。
文/吴学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