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便便是个好习惯,看这 3 点解锁便便里的健康密码
人卫健康 2022-09-09 21:30

粪便又脏又臭,不少人甚至对自己排的便便都不想多看一眼,巴不得一拉出来就赶紧冲走,殊不知,这样可能会错过一些疾病早期发现的机会。食物经口摄取后历经“千山万水”“江河湖海”,经过胃肠道研磨、消化、吸收等处理后的物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健康信息,若能养成每天便后细心观察便便的好习惯,对于了解自己的肠胃健康将大有好处。

便便里的健康密码

看颜色

正常情况下

正常人大便的颜色是黄色或褐色的,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特殊的颜色,是因为胆汁分泌到肠道,最终在大便中变成粪胆素和尿胆素,这两种物质都是胆汁中的胆红素经过肠道细菌的作用后产生的。

胃十二指肠部位出血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经过胃酸和肠道细菌的作用,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铁,从而使粪便呈现黑色。这种黑色大便黑而发亮,外观会黑得像头发或柏油一般,大便的性状如同柏油,故也称为柏油样便。

如果发现柏油样便,说明状况已经很严重了,需要立即就医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少,肉眼未必能发现大便颜色的改变,出血量达到50ml以上时肉眼才可以见到大便颜色变黑。

少量的消化道出血需要通过粪便隐血试验才能发现,粪便隐血试验也是大肠癌常规筛查的手段之一。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食物会使大便的颜色接近血便。前一天进食过动物的肝脏、血(如猪肝、猪血)等,或者饮用较大量的红酒等,也会导致大便颜色发黑。这些因素的影响都是一过性的,观察两天就消失了,因此不用过分担忧。

常用的一些药物也会对大便的颜色造成一定影响,如常见的枸橼酸铋钾和硫酸亚铁等,这些药物只要停用一段时间,大便的颜色就会恢复正常。

胆总管内有结石或肿瘤导致胆管堵塞,胆无法到达肠道时,大便就会呈现特殊的灰白色(陶土一样的灰白色)。

下消化道包括除了十二指肠的全部小肠、全段的结肠和直肠(结直肠俗称为大肠),此段肠管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血便,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血和便混在一起。

如果是黄褐色大便表面黏附一点鲜血,或是便后滴血,甚至是血液喷射到便池中,这种情况多半是痔疮出血。

另外,在腹泻时,如果发现大便中有鼻涕样的黏液或夹杂着血丝,不可等闲视之,这种情况表示胃肠道黏膜有严重损害,可能是痢疾或溃疡性结肠炎等严重疾病,需要迅速就医。

看性状

除了观察大便的颜色外,还应该注意观察大便的性状:如果大便变细或大便上有固定凹痕,要注意直肠肿瘤导致肠道变窄的可能性。大便干硬,甚至是呈羊粪粒状,是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过度吸收所致,容易形成便秘。如果好几个月都有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发生,要注意炎症性肠病和肿瘤的可能。

看习惯

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多年养成的排便习惯不容易改变,一般都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每天有相对固定的次数,只有在工作很忙、外出等明显影响饮食习惯和生物钟的情况下,上述排便习惯才会发生改变,而生活一旦回归正常,这种多年的排便习惯又会恢复。

在临床上,排便习惯的改变常常是大肠肿瘤的最早症状,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甚至仅通过问诊就可以在较早阶段发现大肠肿瘤。

医生提示:将便便送到医院检查,还能发掘出更多信息。

大便隐血能查出大便中极小量、肉眼看不见的出血。出现隐血的常见疾病包括肿瘤、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

白细胞白细胞偏高说明有炎症,通过判断消化道有无感染或炎症,有助于腹泻的诊断。

虫卵如果在粪便中找到寄生虫的卵,提示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

粪胆素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溶血性疾病和肝胆系统疾病。

便血,肠道健康的红灯

发现便血一定要查明原因,对因处理。引起便血的常见原因如下。

常见病痔疮、肛裂、肠道大息肉、大肠癌等。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危重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肠系膜血栓、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

肿瘤胃癌、小肠肿瘤、间质瘤等消化道肿瘤。

其他肠套叠、肠结核、血管瘤以及鼻、咽喉或气道的出血等。

隐秘的出血:隐血阳性

当消化道只有非常少量的出血时,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但消化系统肿瘤早期可能仅有这种存在但察觉不到的症状。如何捕捉这些隐匿但对早期诊断有帮助的疾病信号呢,此时需要更精确的方法来判断—粪便隐血试验,也叫粪便潜血试验或匿血试验,字面的含义就是“隐藏在粪便中的看不见的血液”,常用字母“OB”来表示“隐血”二字,有的医院也写为“粪便OB”等。

正常人粪便中不会有任何血液,因此隐血试验为阴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患者粪便隐血试验多为阳性,或呈现间断性阳性。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可出现隐血阳性,晚期患者隐血阳性率达到90%以上,因此粪便隐血试验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筛选基本试验。

大便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有些通过个人的细心观察可以了解,有些需要借助检验来发现,医生的建议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便后细心观察便便的习惯。另外,通过粪便可以检测幽门螺杆菌,避免了患者做胃镜的不便;也可以通过粪便检测消化道黏膜DNA,以期早期发现大肠癌。当然,还有很多尚未知晓的健康讯息蕴藏在其中有待科学家发现。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年轻人有必要做胃肠镜吗?什么时候做?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10-30
体检最该查什么?收藏这份清单,不花一份冤枉钱→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09-30
孩子这种腹痛跟“便便”有关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4-08-06
为什么“日行一便”很重要?
人卫健康 2024-06-21
放屁频繁,可能是3种疾病信号,千万别忽视
健康之路 2024-06-20
经常放屁和总不放屁,哪个更危险?
健康全说 2024-04-05
震惊!00后小伙竟患癌症晚期!医生告诫:这些生活习惯要警惕→
科普中国 2024-01-15
经常放屁、屁响、屁臭是什么病?放屁多就是肠癌的表现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10-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