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肃穆与欢愉:传统中元的复调与变奏
文史知识 2022-08-13 19:00

人们向来认为中元节是一个肃穆的祭祀亡灵的日子,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元节也曾是秋天里的一个欢愉的节日。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七月十五、七月半等,曾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

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27页)中说北京城“中元祭扫,尤胜清明”,时值七月,“绿树阴浓,青禾畅茂,蝉鸣鸟语”,人们外出游玩,“兴助人游”。

一、肃穆的祭祀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使中国人十分重视祖先祭祀。古有时祭之礼,一年四季按时祭祀祖先。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中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秋天的祭祀称为“秋尝”,或“尝新”“荐新”等。为什么秋天要进行祭祀呢?《春秋繁露·四祭》中说:“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岳麓书社,2019,275页)《礼记·月令》中也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七月份黍稷新谷登场,天子举行“尝新”礼,将新谷进献给祖先。古人认为按时祭祀祖先是“人子之道”的体现。《春秋繁露·四祭》中载“古者岁四祭。……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孝经》中也说 “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礼的形成本源自人内心的真情抒发,“礼缘情作”。季节轮转,万物荣枯盛衰,人们心有所感,因时而祭。但是这时,“秋尝”的具体日期并不确定,后来才慢慢地固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

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中元节是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的三大悼亡性节日。祭祀祖先是中元节的重要节日活动。在民间社会,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祭祀祖先,表达哀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2006,795页)中记载北宋东京汴梁城,中元节前几天,市井间开始贩卖祭祀物品,有各种冥器,还有供焚化的“盂兰盆”。汴梁人祭祀祖先时用楝叶铺在桌面上,还要用“麻谷窠儿”系在桌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汴梁人还用“鸡冠花”祭祖,“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枫窗小牍》中也载,“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这种习俗延续了很长时间。

中元节时,还要举行中元道场。皇宫中的中元道场非常隆重。一年中元节,李商隐参加了中元节朝拜上清的仪式,“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整个朝拜队伍,符节飘飘、旗幡飞扬。卢拱《中元日观法事》中也说,“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唐代崇道,宫廷中元道场十分隆重,百官在皇帝的带领下进行祭拜,仪仗威仪旖旎,场面盛大而华丽。在地方上,中元法会也十分热闹。戎昱在《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中说荆州开元观举行法会,“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彩云仙。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管弦”。北宋王仲修在《宫词》中说宫廷非常重视中元节,要举行隆重的道场活动,“殿阁新秋气象清,玉阶露冷半雕冥。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

七月十五作为一个民俗节日最早被南朝梁宗懔记录在《荆楚岁时记》(中华书局,2018,61页)中,“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在宗懔生活的时代,僧尼道俗各类人在七月十五这一天都“营盆供诸佛”。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微,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佛教获得了快速发展。在佛教以及“七月十五”的发展过程中,南朝梁武帝萧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梁武帝之前,盂兰盆会已经存在,但是梁武帝广建佛寺,多次舍身同泰寺为“寺奴”,极大地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也进一步促成了盂兰盆会的民间化。此时,这个节日被称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一词来源于佛教《盂兰盆经》,是“解倒悬”的意思,将人死后的魂魄从困厄中解救出来。节俗活动主要是在寺院供奉盂兰盆,祭祀祖先,使祖先免于冻馁。生活年代略晚于梁武帝和宗懔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载了北方地区盂兰盆节的活动,他嘱咐子女要在盂兰盆节的时候进行祭祀,“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602页)。

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

到了后世,盂兰盆会依旧盛大。清代顾禄的《清嘉录·盂兰盆会》(中华书局,2008,154页)中记载“好事之徒,敛钱纠会,集僧众,设坛礼忏诵经,摄孤判斛,施放焰口”。人们还要准备很多纸扎用品,在街头焚化,“纸糊方相长丈馀,纸镪累数百万,香亭幡盖,击鼓鸣锣,杂以盂兰盆冥器之属,于街头城隅焚化。名曰‘盂兰盆会’”。为了解除“幽冥之苦”,当时人还用红纸剪制莲花状的河灯,“或剪红纸灯,状莲花,焚于郊原水次者,名曰‘水旱灯’,谓照幽冥之苦”。

另外,中元节还有一种特殊的节日食品——素食。中元素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玄宗时要求中元节期间吃素食。开元二十二年(734)十月,唐玄宗敕令十月十四、十五是下元斋日,官民禁屠,并要求素食。“自今已后,两都及天下诸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元日,起十三至十五,兼宜禁断。”后来,中元节吃素食、以素食祭祖成为一个重要传统。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102页)中载当时他们是用“素馔”祭祀祖先,“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七月)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也载当时人过中元节喜欢吃素,而且屠户在这一天也不能进行宰杀,要“罢市”。“而人家亦以此日(中元)祀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彩段、面棋,而茹素者几十八九,屠门为之罢市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45页)

二、欢愉的“佳节”

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都有游乐赏玩的内容,七月十五也不例外。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不仅要供奉佛祖、开办道场、祭祀祖先,还精心装扮,“游观行乐”。整个节日既有神圣庄严的一面,又充满喜乐欢愉。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世人十分重视此节,“今世因此广为华饰”,还要制作各种节日用品,“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叶之形”,各种物品的做工都十分巧妙。

唐代的中元节十分盛大,连续放假三天,人们尽情愉悦。《唐会要》中载中元节时人们按旧历放假,“大历四年(769)七月十三日敕。七月十五日,前后各一日,宜准旧例休假。”节气期间,各大佛寺内要举行盂兰盆会,佛寺周边也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时中元日,番禺人多陈设珍异于佛庙,集百戏于开元寺”。

在宋人的心目中,中元节是令人欢愉的“佳节”。朱熹在《中元雨中呈子晋》中说“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黄公度也在《贺陆盐允济》中说“天上台星对南极,人间佳节是中元”。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元节是具有美好意义的人间“佳节”。苏轼的《前赤壁赋》写于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苏轼和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他们“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喝酒喝得尽兴“扣弦而歌”“吹洞箫”“倚歌而和”,甚是欢畅。最后“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从此以后,中元节偕客泛舟、饮酒作诗,就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一件雅事。刘克庄在《念奴娇》中写到效仿苏轼,“天风浩动,扫残暑、推上一轮圆魄。爱举眉山公旧话,与客泛舟赤壁”。明代张岱也效仿苏轼,中元夜游西湖。中元节的西湖景色优美,“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但他不喜与众人凑热闹,待到众人散去,才和朋友赶到断桥,“席其上,呼客纵饮”“浅斟低唱”,直到“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众人离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适逢十五,天空明月高悬,赏月、咏月成为重要的中元节活动。唐人爱月,月有凉月、素月、松月、清水月、关山月等多种。唐人咏月,有杜牧《秋夕》之 月,有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王建《十五夜望月》的中秋之月,也有罗隐《中元夜看月》、李郢《中元夜》的中元之月。罗隐说“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李郢说“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范仲淹在《中元夜百花洲作》中说自己在中元夜“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天上明月高悬,星星点映,“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让诗人在百花洲流连忘返,加之笛声婉转、激荡云霄,“一笛吹销万里云”,众人纷纷歌唱、起舞,惬意潇洒,“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虽没有文人雅士的情致,但是逛夜市、吃美食、看杂剧、观灯,同样让中元节充满魅力。《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东京汴梁城的中元节和七夕节一样热闹,“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人们逛街购物,“要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南宋时也是如此,吴自牧在《梦粱录》(三秦出版社,2004,47页)中记载南宋临安城的中元节美食众多,市场上贩卖物品除了祭祀用品外,还有很多美食。“家市卖冥衣,亦有卖转明菜花、油饼、酸馅、沙馅、乳糕、丰糕之类。”中元节期间还可以欣赏杂剧,而且是从七夕之后就开始了,直至七月十五。《东京梦华录》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中元张灯也是宋代的一个特色节日活动,通常是张灯三日,举国欢庆。《宋会要》中载:“开宝四年(971)七月中元节,京城张灯。”《宋史·礼志》:“太平兴国二年(977)七月中元节,御东角楼观灯,赐从官宴饮。五年十月下元节,依中元例,张灯三夜。”

瓜州榆林窟第19窟“目连守孝”图

明清时期,中元节除了继承传统习俗外,又增添了一个新的节日活动——放河灯。河灯又称荷叶灯、莲花灯、水灯等。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75页)中记载北京人过中元节要点荷叶灯,“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查慎行在《京师中元词》中说:“万柄红灯裹绿纱,亭亭轻盖受风斜。满城荷叶高钱价,不数中原洗手花。”

追溯放河灯的历史,《梦粱录》中记载,“七月十五日……禁中车马出攒宫,以尽朝陵之礼。及往诸王妃嫔等坟行祭享之诚。后殿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元代张翥《婆罗门引》“七月望,西湖舟中观水灯”。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中元夜什刹海、北海、积水潭、东直门外的二闸、护城河等地,到处都灯光如昼。文昭《京师竹枝词》中,“坊巷游人入夜喧,左连哈德右前门。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据明代《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4页)卷二记载,七月十五的时候,北京城内各水边都放河灯。“诸寺建盂兰盆会,夜于水次放灯,曰放河灯。”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181页)也记载,“十五日中元,甜食房进供佛波罗蜜,西苑做法事,放河灯。京都寺院咸做盂兰盆追荐道场,亦放河灯于临河去处也”。另外,运河二闸也是重要的放河灯的地点。《燕京岁时记》记载,运河二闸两岸树木繁茂,茶铺林立,是北京人夏天避暑游玩的圣地,“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中元节的时候这里举行盂兰盆会,届时有秧歌、狮子杂耍等玩乐,“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到了晚上,人们在运河里放河灯,“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中元节是夏季娱乐的尾声,此后,天气转凉,游船活动也要停止了。“中元以后,则游船歇业矣。”

不仅是北京,其他地方中元节也要放河灯。西湖放河灯历史由来已久。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西湖地区中元节有盂兰盆会,人们在湖中、塔上放灯,“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清人蒋鑨的《西湖竹枝词·放湖灯》生动地描写了放河灯的壮观场面:“中元繁盛放湖灯,东角吴山月又升。梵呗翻因箫管亮,红灯摇漾玉波澄。”碧波荡漾的中元夜让人难以忘怀。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元节是一个复合性的节日,在历史的发展中融合了儒、释、道多种文化,慢慢地形成了以祖先祭祀、盛饰游乐为主的双重节日内涵。孟秋时节,新谷登场,人们祭祀祖先、感恩祖先,表达孝道。同时,也感恩自然馈赠,外出秋游,享受收获的欢愉。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22年第8期

来源:文史知识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历史|苏东坡过中秋会吃月饼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3
历史|苏东坡过中秋会吃月饼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3
专栏|年节聚会“AA制”百年前的会馆就有这些规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0
专栏|年节聚会“AA制”百年前的会馆就有这些规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0
文史丨​李玉洁:古代的腊祭——兼谈腊八节、祭灶节的来历
文史知识 2024-01-30
重要提醒!近期多发,因为这件事……
国家应急管理部 2023-08-30
新知|七月十五,不只是“鬼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0
新知|普洱茶饼为什么是357g?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