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正是十三届全国青联副主席、香港经济民生联盟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
从2003年起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梁宏正关注香港青年发展,为香港学生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创造机会,促进香港与内地青年人沟通,为京港两地青少年科技人才搭建交流平台,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时间点上,梁宏正认为,面对挑战和竞争,香港未来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团结。他呼吁社会各界多聆听青年人的所思所想,给他们正面的引导和足够的安全感,让青年人少走弯路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谈香港回归
“那一刻,我们成为了真正的中国人”
北青报: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当天让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梁宏正:我当时在英国剑桥大学念书,回归当天正好是大一的暑假,我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个餐厅看电视直播。香港离开祖国这么久,终于得以回归,能够亲眼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尤其是当时看到国旗和区旗一起升起的时候,我感到特别骄傲和感动。
作为一个在香港出生的中国人,对我来说,那一刻是一个巨大的改变。1997年的6月30日,香港还是英国管理的一个地方,7月1日凌晨一到,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成为了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中国香港人。但同时又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一觉醒来,香港街上依然车水马龙,菜市场也依旧热闹非凡,我们生活没有什么变化,回到祖国的香港依然还是那个漂亮而美好的香港。
北青报:大学毕业之后,您没有留在国外发展,而是直接回到了香港,为什么在当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梁宏正:毕业之后,也有一些英国的公司可以提供丰厚的报酬,但都需要在英国工作。我当时并没有想在英国久居,还是希望回到香港。
在我年纪尚小的时候,就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发展有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看过图画版《三国演义》,长大后又了解和学习了很多我们国家的历史,知道国家在多年积弱之时,被外国列强瓜分、土地不断被割让。我对香港,对中国的归属感也很强烈。我觉得香港是我的家,中国才是我理应回来奋斗的地方。
另一方面,从未来发展而言,香港也有很多方面都比英国要好,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相信,回归后的香港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1998年,香港新机场投入使用不久之后,我就拿着“回乡证”(即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去杭州和上海实习了。
在刚刚步入社会时,我也和其他青年人一样,面对过各种挑战,包括受到当时金融风暴的影响。随后工作的几年,我开始尝试投入社会工作,并发现服务社会是我的一个兴趣所在,也是未来值得去长期投身发展的一个方向。
谈香港青年活动
“让青年人的世界观更宽广”
北青报:2007年汇聚青年精英的香港菁英会成立,您是创会伊始的38人之一。香港菁英会有一个品牌活动是“博鳌青年论坛”,于2009年首次在香港举办。论坛创办的过程是怎样的?对于香港青年来说有什么样的收获?
梁宏正:成功将博鳌论坛引进香港,举办博鳌青年论坛,是我们开展青年活动的一个里程碑,这让香港青年亲身参与到了我们国家这一具有国际性、权威性的论坛中。
最开始是当时菁英会主席施荣忻与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沟通,确定了博鳌亚洲论坛和香港菁英会在香港联合举办第一届“博鳌青年论坛”。这个“博鳌青年论坛”是唯一一个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以外、在境外举办的一个常设论坛。
我接任菁英会主席之后,提出希望可以把香港的学生们带到海南的博鳌论坛年会,让他们从大型国际会议和国内外政商领袖的对话交谈中感受国家发展。后来我们与香港特区政府和博鳌论坛共同商定,每年邀请杰出的香港大学生去担任该论坛的志愿者。
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博鳌论坛在举办期间有青年人的参与和协助,另一方面又给香港大学生提供了能够亲身接触全球重要政商界领袖的宝贵机会,让他们实际感受我们国家的强大和国际影响力。我们也非常欣喜地见到,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与多位与会的政商界领袖都对香港大学生的工作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许,这也让我们对青年工作充满了信心。
北青报:香港也是很多大型国际会议的举办地,为什么您要特别为香港青年人争取参与到博鳌亚洲论坛的机会?
梁宏正:在博鳌年会做志愿者的学生每天工作都很辛苦,我跟他们交流过,他们都说,这个机会很难得,在香港是不可能体验到的。
香港确实举办过很多国际性的会议,比如回归不久,1997年9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就在香港开幕,那也是香港回归后承办的首次大型国际会议,我当时也参加了与这个年会相关的实习安排。
但这些会议大都是金融类、行业类的,博鳌亚洲论坛则是一个在亚洲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高层次对话平台,有很多国家领导人、政商界领袖出席。对于香港青年人来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可以使他们不仅能从香港的角度出发来看国家和世界,还可以拥有更为宽广的世界观。
谈内地与香港青年交流
“1+1>2”
北青报:多年从事青年工作,尤其是在香港与内地青年的交流方面,有没有让您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梁宏正:让我比较难忘的是2014年举办的“香港青年学生京哈冰雪体验专列团”。当时邀请了800位来自香港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参加,在全程3649公里、为期5天的行程中,带领这些香港青年学生们参观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哈尔滨航天馆、索菲亚教堂广场等地,到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该校学生交流。那也是我第一次在冬天去东北地区,这些学生中很多人也都是第一次,大家既欣赏到了“北国风光”,也体会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和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北青报:我们一直在说,要加强香港与内地青年的交往和交流,不断增进了解、增强认同。您认为都要从哪些方面“加强”?
梁宏正:其实后来我也有思考,香港与内地青年交流应该是一个什么概念?是让香港的孩子们去北京看看长城、故宫,让北京的孩子们去香港看看海洋公园、维多利亚港的景色就行了吗?结合自己多年参与青年工作的经验,我认为,是要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只是你到我这里来,我到你那里去,更是互相走入对方的世界。举办活动一定要在主题上做到足够专项、内容上足够精深,才能让香港和内地的青年人更加透彻的互相了解,并建立友谊、互助互爱。
2016年到2019年间,我连续参与筹备举办了四届与北京市政协一同合办的“京港青少年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营”。分别邀请在香港和北京参加过科技比赛的中学生,大家住在一起,通过比赛来交流,很多学生当时都交换了联系方式。北京的学生强于科学理论,香港的学生强于动手能力,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很优秀,合在一起就是“1+1>2”。
谈香港未来
“要给青年人足够的安全感”
北青报:下一步,您还准备多做哪些方面的青年工作?
梁宏正:香港与内地青年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还要再多一点,香港青年人在内地的实习计划也需要再继续拓展。面对青年,我们需要多聆听和沟通,一定要让香港青年人知道,社会是关照、关心、支持他们的。要了解他们的难处和遇到的挑战,给他们最大的支持,竭尽所能引导他们向正面的方向发展,要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2020年9月30日,梁宏正(左四)等全国青联代表在香港岛最高点太平山山顶花园展示五星红旗,并挥舞着香港特区区旗,热烈祝贺祖国生日快乐
北青报:站在回归25周年的这个时间点上,您对香港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
梁宏正:回顾25年,香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我们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团结,香港未来的发展很需要整个社会的团结。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和选举制度完善之后,现在香港有契机能够团结起来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团队有心、有力、有经验,未来香港肯定会越来越好,希望香港人以后可以多一点开心、多一点希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周超
校对/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