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红楼梦》中薛宝钗题咏柳絮的词句。本是言说柳絮乘借好风之势可直上青云。同样的情境与期待也颇适合于放风筝。放风筝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这一户外游艺活动尤为儿童所钟爱。每逢微风和煦时节,乡村旷野和城镇广场等开阔地带,都极易见到三三两两放风筝的人。
风筝古称纸鸢,据考最早出自春秋时期,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有观测敌情、传送情报等诸多传说。其中南朝时期的一则传说讲,南朝梁武帝曾被困于台城,危急之中,有人献计:在纸鸢上写明原委,放出纸鸢以寻求外援。这当是初始阶段中纸鸢的临危受命。至唐代时,纸鸢逐渐成为儿童的游乐玩具。
风筝的得名约自五代,有人在纸鸢上系上竹哨,鸢飞上空,哨即迎风传响, 筝筝然,遂以风筝呼之。至今日,虽然大多数风筝上没有竹哨之类响器,但风筝的称呼依然保留,广为使用,纸鸢之说多见于文人诗词。除纸鸢、风筝外,还有鹞子、纸鹞等称呼。
风筝最终能否高飞入天,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首先在风筝的形制上。从造型到用料等环节,其制作工序都十分讲究。传统风筝通常先以细竹做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再描绘出彩图,系以轴线。明清时期,北京城里的风筝制作技艺已日趋娴熟,并形成了哈氏、曹氏、金氏和马氏四大流派,有“风筝哈”“风筝曹”等专称。风筝的形象多为鸟兽虫鱼和戏曲人物等,常见的有沙燕、蜈蚣、蝴蝶和孙悟空、猪八戒以及各色脸谱等。近年亦有喜庆文字、卡通图案等形象出现。
明《斗彩婴戏图杯》,故宫博物院藏
风筝还有软翅、硬翅之分,硬翅容易飞高,软翅的不兜风,飞不高。长期以来,因风筝形状的不同,会有专门的制作要诀。山东潍坊是我国当下重要的风筝之都,又称鸢都,制作风筝的经验丰富。在扎制硬翅胖沙燕时,有制作要诀:“胖燕四四法最新,一头一腹一尾根。……头部迎风腹为主,冕竹要软好泻风。裆肥纸阔单面软,迎风不会左右慨。”按此要诀制作的风筝方能迎风而上。潍坊等地的风筝制作技艺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更是各色风筝斗艳的盛会,在造型和材质上都屡有创新。我们都知道,牵连风筝和放风筝两者之间有条必不可少的线,近年来,出现了个别无线风筝,原本的那条线被电子遥控器替代,这种风筝在空中翻飞自如,更具表演性。
做风筝是一门技术,放风筝同样要有技巧,要审风度时,适时地放手、抖线等。除了个人能力外,还依赖于风力、风向等因素,即开篇提及的“好风”。无风不飞,风太急也飞不了。《清嘉录》载:“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 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适度的春风才能将风筝送上青云。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中写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描述的正是早春之际儿童忙放纸鸢的欢愉情形,十足的儿童乐春图。除了日常的散学得空放风筝外,人们还习惯于在清明节这一特定时日放风筝,与扫墓、踏青等习俗活动结合起来。借清明阳气上升之象,与自然时令相应,结束冬藏的束缩状态,迎春舒展自身,吐故纳新,健身提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在较胜过程中互相切磋竞技,游乐中自又多了些许比试,尤其是好胜少年喜爱的活动。
清宫绘本《升平乐事图册》(局部)
清风拂面时节,于户外奔走,施放风筝,这无疑有利于儿童舒展筋骨,强健体魄。可以说,对尚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放风筝是一项难得的体能和智力的综合训练活动。足走,手动,眼观,俯仰动静之间,身体多个部位得以协调运作,既舒活了筋骨,也抖擞了精神。如今,学龄儿童受各种名目的课外学习班所累,难得有馀暇,不多的空闲时间又被电子游戏吸引得眼花缭乱,加剧了孤独、肥胖、近视眼等诸多病症,也许,适当地走出家门,与家人或好友到开阔地放放风筝,开阔一下心胸,换一种玩法,或者说多一种玩法,是不错的改善与调节。
除了直观的健身之外,古时,于特定时日放风筝还具有信仰层面上的健身功能,即“放晦气”。这种放法,是在风筝飞起之后,将线剪断,让风筝飞走。远走的风筝即代表晦气远离。前面《清嘉录》引文中的“清明放断鹞”,即言清明节放风筝要剪断风筝以放走晦气的习俗。《红楼梦》中也有放风筝以放晦气的描述。在第七十回,今详引以观: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头子门回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拿下他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太小气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王大观《旧京环顾图》(局部)
冥顽无知的宝玉他们一心贪玩,想捡回天降的风筝,被熟识世故的探春、黛玉制止,理由即关乎“晦气”。放风筝放晦气的信仰观念,在今天山东等一些地区还有保留,这里的人们见到飞落的风筝基本不捡拾。
总体观来,放风筝的娱乐功能在今天占主体位置,也不局限于早春,也不局限于儿童。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有空放一下风筝,放飞心情,高高地飞。
作者:杨秀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4年第6期
来源:文史知识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