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经理,我看58号院垃圾桶满了,麻烦您安排人抓紧清一下呀。”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南岗子社区卫生主任张琳刚刚通过桶站监控设备的手机客户端发现垃圾桶满冒问题,便微信联系外包服务商加紧清运。
为提高值桶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体育馆路街道在平房区固定桶站加装监控设备68处,实时查看、远程回放、多屏互联,推动垃圾分类精细化、精准化、精致化。“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居民自主分类意愿的提升、文明习惯的养成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渠道。体育馆路街道雷锋志愿者通过值守桶站宣传分类知识、引导分类投放,春风化雨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同时通过监控设备的辅助,让我们提高清运效率,进一步美化家园环境。”体育馆路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主任王玉梅说。
实时查看,助推垃圾分类更加精细
为桶站加装监控设备后,各社区利用电脑、手机客户端可以实时查看,对于分类不标准的桶站,可以重点地开展垃圾分类点对点精细化宣传,进一步提高引导效率;对破袋投放厨余垃圾的居民予以正向激励,送上一份纪念品,鼓励居民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引导同院居民共同养成“就地分好类,定时拎出门,定点扔到位”的文明习惯;对未按要求分类投放的居民,通过实时对话功能予以提醒,建立薄弱清单,动态调整;结合“执法进社区”行动,对多次提醒仍混投的居民,上报执法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准确投放率和厨余垃圾分类出率。
远程回放,助推垃圾分类更加精准
据介绍,监控设备可远程回放一个月前的内容,市民诉求处置中心通过该功能发现单位违规倾倒餐厨垃圾、在桶站周边堆放垃圾等行为,截至3月底共向执法部门提供线索14条,约谈相关单位10家,行政处罚1起,实现垃圾分类执法进单位、进社区有目标、有依据、有结果。2月中旬,街道发现南岗子养老驿站后厨违规将餐厨垃圾倾倒在南岗子街桶站内,随后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向养老驿站主管部门通报该情况。随后,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养老驿站依规签订了四类合同,并承诺不再向居民用的桶站违规倾倒餐厨垃圾。
多屏互联,助推垃圾分类更加精致
街道、社区、外包服务商实现大屏、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多屏互联,形成三级监督机制,对垃圾桶满冒、桶站周边脏乱问题,按照“1-3-1”要求进行清理,即10分钟到现场、满冒问题30分钟清理、大件渣土1小时清运。街道还利用监控系统摸出规律,调整清运时间。例如东利市营胡同多为私房院,外来租户多,晚上回家后才扔垃圾,为此街道要求外包服务商晚上增加一次清运。东厅胡同老年人居多,早起去公园遛弯、早市买菜的时候顺带扔垃圾,外包服务商便在早上加大清运力度,避免垃圾桶满冒。
“今后,体育馆路街道在现有平房区基础上,计划在楼房区的无物业管理小区固定桶站加装监控设备,实现地区垃圾分类监控设备全覆盖,小屏幕持续发挥大作用,科技赋能垃圾分类更加精细、精准、精致。”王玉梅介绍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通讯员 孙璐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