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才过了三个月,牵动人心的大事就发生了一桩又一桩,以至于我每次接到老家的电话,都得陪着聊一波国际政治。而这边厢,有人算了一下今年以来中管干部已经落马了14人。就在3月23日,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召开。内外节奏,同样紧锣密鼓,是否有着某种必然性?
云南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黄毅是今年第14个落马的“老虎”。他2001年跻身正厅,担任保山市委书记。此后很快迎来了仕途上的一段“捷径”,2006年他由省政府秘书长一跃成为云南省委常委、省统战部部长。而当时的省委书记则是日后给云南政坛留下重大影响的白恩培。
那一年云南省委班子进行了一次人事调整,当年11月走马上任的不但有黄毅,还有由副省长转正的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秦光荣,从文山州委书记晋升省委宣传部长的张田欣,从省财政厅长转任楚雄州委书记的曹建方,以及2007年进班子的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我算了一下,除秦光荣外其他几人中由正厅晋升副省级,时间最短的是曹建方仅五年,时间最长的是张田欣历时八年,相信当时春风得意的几人必为同侪侧目。然而同年同月走马上任的几人,多年以后各自落马,倒让人想起了“四进士”的故事。
黄毅在统战部长任上,先后与白恩培、秦光荣两任省委书记搭班子,并亲眼目睹了白、秦、张、曹、仇等人的“坍塌”,直到今年1月在省政协副主席任上退休。然而事实证明,挺得久并不代表你就挺过去了。我们后来知道,白恩培、尤其是秦光荣在云南大搞“圈子文化”,到处安插亲信。黄毅究竟属于哪个圈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作为省委常委手握一票,在人事任命以及重大事项决定上都有其话语权,想必他也是个有故事的人。黄毅在当时云南政坛各圈子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又发挥了哪些作用,只有等待调查了。
云南在交代“续集”这方面往往不会让人失望,白恩培、秦光荣接连落马后,几年来云南方面先后拍摄了多部专题片,详细披露秦光荣等人当年违纪违法的细节,分析云南政治生态方面的问题,这种做法在地方上并不多见。
云南是这几年在反腐、扫黑除恶等方面“大新闻”比较多的地方。坦率地说这些热点大部分都是多年遗留下来的存量问题,反映出的是长期以来深层的政治生态问题。如果仅仅把这些事情当作新闻热点去处理,不进行系统性的清理深挖,很难起到根本性扭转的作用。但云南的做法可圈可点,大案的热度过去、关键性人物处理后,仍能看到当地在该领域持续深度的清理。
比如2018年云南省农信社大案爆发,并牵扯出原省委秘书长曹建方等一众人,此案案发四年来,云南农信社系统一直在进行整顿,不时有人落马,去年12月28日云南省纪委就一口气公布了四名市区农信社高管落马。孙小果案后,尤其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云南政法系统官员落马频频。去年10月,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马林落马,今年3月19日又有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付建强,云南省第一监狱原党委书记、监狱长施锦峰落马。
云南反腐的系统性很强,这从公布的落马通报就能看出,往往一查就是窝案。比如粮食系统的腐败这两年备受关注,我在云南省纪委网站上粗略数了一下,从去年11月至今,粮食系统已有41人落马。这当然某种程度上说明云南的存量问题确实不少,但能查出事来,却也让人看到了整顿的希望。
我们总说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长时间留下的问题,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彻底解决的。风气的扭转,要在潜移默化之间形成。古今多少事,坏就坏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十八大以来,反腐正风这一事业历十年而不改初心,不减力度,人民看在眼中,成功必然可期。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