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部分场馆计划今年“五一”前对外开放。场馆赛后开放核心是“冬奥原场景的全方位呈现,重点突出原汁原味”,向更多公众传递冬奥文化和人文精神。
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项体育赛事,奥运场馆具有时代性、标志性和引领性,同时也是极为宝贵的奥运遗产。场馆的再次开发与持续利用问题,是每届奥运会结束后主办国的必答题,也是整张奥运试卷中的重难点。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2024年夏奥会过程中,很多城市中途退出;而2016年里约奥运会组委会因奥运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不少场馆赛后被闲置。原先抢手的奥运会“香饽饽”似乎已不再那么吃香。在此背景下,国际奥委会在2014年年底颁布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围绕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和吸引青少年这三大主题主动求变。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初期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北京试图打造冬奥会与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北京方案”。
与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一样,北京冬奥场馆也将成为地标性建筑,通过冬奥场馆所传递的可持续的创新理念将成为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人文遗产。奥运遗产鲜明地体现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筹办的理念,一方面是与《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改革方向高度契合,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科学谋划、科技赋能、智慧建造,北京冬奥会成为夏奥遗产传承利用的新标杆,也在探索中形成了场馆赛时与赛后利用紧密结合的北京实践,因此,北京冬奥会可以被称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奥运会。
另一方面,不管是以运动员为中心还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都体现出对奥运场馆赛后综合利用的高度重视。北京冬奥会的奥运遗产规划有一个特别鲜明的特点,就是把人放在了中心位置,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些世界顶级的场馆、赛道,除了满足高级别赛事举办以外,最终会回归到为大众服务。除了欣赏比赛,大众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冰雪运动的了解和热爱。
事实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这三座大型综合性场馆的赛后利用率非常高,一年80%以上的时间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和文化活动。它们也早已成为北京城市的地标,以另一种姿态站在全世界面前。在北京冬奥会场馆规划建设之初,就为每座场馆描绘了赛后利用的发展蓝图:国家速滑馆1.2万平方米的冰面可以根据需要分区域分标准制冰,赛后可接待超过2000名市民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首钢滑雪大跳台打造成为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广场;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同步建设大众雪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也在比较平缓的赛段设计了大众体验道……北京冬奥会在改造夏奥会比赛场馆时,均新增或优化了制冰、制雪设施,使场馆具备冰雪项目和夏季运动双向转换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今,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的所有竞赛场馆全部拥有冬夏“两栖”能力。北京冬奥会为奥运遗产的传承利用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中国样本,也为赛后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北京冬奥场馆能否续写新的可持续利用故事,需要科学谋划、提前布局,需要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也需要多方合力、多样化经营。一些优秀场馆的经验表明,大型体育馆收益大多源自无形资产,并非来自场租和餐饮。体育场馆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业冠名权、广告开发、商业赞助及特许经营权。冬奥场馆在未来运营方面,应挖掘无形资产潜力,从场地提供者向内容提供者转变,将体育场馆变成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真正拉近体育场馆与大众的距离,让大众享受奥运场馆的服务。
文/侯珂珂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