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高材生成流浪汉:名校教育的“容差率”
澎湃新闻 2021-12-24 10:00

曾取得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高考第一名好成绩的常学福,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威海、北京工作,又在上海创业,后来回到老家的村里开水果店。2017年前后,常学福扔掉手机,开始了自己的背包客生活。最近,常学福的“流浪”视频被发布到网络上,人们无不对他的言行举止和人生经历表示好奇和关注。

昔日名校高材生,如今街头“流浪汉”。这样的身份形象差异,冲击着很多人的既有认知,也是此类新闻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很明显,公众对名校生的人生轨迹有着特定期待——无论是步入仕途身居高位,还是在商界纵横捭阖,大概都在这种期待范围之内。在大众眼里,在街头“流浪”,绝不是名校毕业后该有的样子。

上述对名校生的期待固然无可厚非。人们通过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获得更优质的竞争条件,就是为了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实现阶层的跃升,至少也是获得衣食无忧、家庭美满的生活。

但是,考上名校的“光环”,是否戴上之后必然永不黯淡?与名校学习经历绑定的,必然是后续人生中成功者的身份?却是不得不追问的问题,人生的选择多种多样,每个人的际遇也千差万别。名校教育的目标,也不是提供某种标准化定制的人生。

无论是当事人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还是短暂无奈为之的过渡方式,社会都无需对名校“流浪汉”过于敏感。每年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其中出现个别生活方式特别的人,本属正常。除了教育经历,影响人生走向的因素还有很多,不必把当事人的生活状态与其短短几年的名校学习高度绑定在一起。

当然,教育的一大功能毕竟是社会阶层流动,对于一些人接受优质教育后,反而遭遇的“阶层跌落”现象,社会不应该完全无视。对于名校而言,其“校友共同体”也可以发挥必要的支持作用,这也是名校教育应当坚守的精神本位。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伍继红的遭遇,就是一个罕见而值得重视的案例。因毕业之后就业不顺利,不得不四处打工,最后与初中同学结婚生子。后来,伍继红又遭遇婚变,在辗转流落前夫家乡江西修水乡下后,再嫁他人。如今她带着多个子女一起生活,一家收入全靠丈夫打工种地和低保维持。

“一步不顺,步步不顺”,伍继红的经历被曝光之后,人大校友和校方很快给予了热心关注。通过校友捐赠和当地政府提供的危房改造补贴,伍继红一家住进了新盖的房子,当地政府还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对伍继红一家进行了帮扶。伍继红毕业院系的领导和当年的班主任还上门看望,鼓励她早日融入社会,自立自强。

一些人看到少数毕业以后生活有异常人的名校高材生,就大肆炒作“读书无用论”,恐怕只是一叶障目的以偏概全。其实,名校教育的精神特质,也在于其海纳百川的包容。如果每个人都是西装革履、不苟言笑的“精英”,这样的教育谈何创新,又谈何驱动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们既要坚持培养有用人才为社会服务的眼光,也要允许“容差率”,包容不同价值的生活方式。

教育的目的不是功利的,但不能给人实际回馈的教育也是不正常的。从北大毕业生“养猪”到人大毕业生“流浪”,我们看到了名校生离开校园可能经历的百态人生,但也能从中揣摩到名校教育赋予的独特气质。很多看似生活不如意的名校毕业生,就像籍籍无名的“扫地僧”,一旦认准方向,也能“大器晚成”,令人刮目相看,展示出强大的韧性和爆发力。

哪怕是最糟糕的情况,就像伍继红一样被迫承受种种生活的不如意,也有昔日的同学、校友和老师拉你一把,帮助你走上人生正轨。就此而言,教育的光环不会也从来没有黯淡,努力让自己接受更好教育、融入更有包容度的“名校圈”,依然是这个时代改变命运的最好选择。

编辑/孙政洁

相关阅读
考入名校等于功成名就的成才观有点过时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1
北青快评 | 毕业寄语“以昂扬之姿应对挫折”直抵人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又见流浪大师? “流浪汉”在小镇教英语 学生多了 主播更多
成都商报 2023-06-13
浙江教育观察:以寝室名义设立奖助学金,该鼓励吗?
中国新闻网 2023-03-26
选择回乡教书的“90后”清北高材生
中国新闻网 2022-10-22
理性看待名校硕博争当中小学教师
光明日报 2022-02-25
名校硕士开摩的,积极人生何谈“浪费”
新华每日电讯 2021-10-15
新华每日电讯:名校硕士开摩的,积极人生何谈“浪费”
新华每日电讯 2021-1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