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房地产行业发展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房地产行业正在进入一个加速转型期,从前11月房企的销售、拿地等数据可以看到,房企分化加剧,坚持稳健发展是房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
全国11月40城新房成交近十年新低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1月4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同环比双降,成交规模为近十年表现最差11月。
从增速来看,11月40城新房成交量环比下降4.3%,同比大降39.4%,自6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年内首次转负以来,同比降幅已连续5个月加速扩大。
从近6个月新建商品住宅移动平均同比增速来看,11月,成交增速曲线降幅扩大8.8个百分点至-26.4%,已接近10年来历史最低位。
据了解,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全国楼市逐渐转暖,至2021年4月,出现了楼市小高峰。在今年三季度后,随着信贷等政策调整,全国楼市出现明显降温。
克而瑞研究机构分析认为,近期中央密集释放宽松信号,但考虑到传导至市场面仍需时日,且临近年底,开发商会加大推盘和促销力度,预计未来3个月,40城新房成交量难以扭转颓势,还会继续向下探底。
图: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各地官方房地产信息网、CRIC、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在如此严峻的市场下,不少房企面临经营压力。
前11月碧桂园全口径销售额超7000亿元 稳居榜首
企业层面,11月TOP100房企单月业绩规模较10月环比明显回落3.4%,单月业绩同比也延续了自7月以来的下跌趋势,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7.6%。逾8成企业单月业绩同比降低,其中超半数房企同比降幅大于30%。11月百强房企单月业绩表现不及上半年及历史同期,同环比双降的企业数量增至56家。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不同阵营的发展分化。前11月,1000亿以上超级阵营共35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6.2%。第一阵营(500-1000亿)共27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1.1%。第二阵营(300-500亿)有30家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6.0%;第三阵营(200-300亿)和第四阵营(100-200亿)分别为29家和30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分别为9.8%和9.4%。
其中,碧桂园以7290.2亿元的全口径金额、5324.4亿元的权益金额稳居榜首。
从销售目标上来看,前十五家房企中,绿城中国、滨江集团已经提前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碧桂园、融创中国、招商蛇口、华润置地、中国金茂、龙湖集团、旭辉集团、新城控股也超过80%。考虑到,网签有滞后性,年末是房企集中快销时段,这些销售目标超过80%的房企,其中将有不少房企会按计划完成销售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头部房企来说,稳中求进,在市场波动期,仍然能保持10%的增长率,充分体现了优质房企无论从运营管理能力到融资拿地能力等多方面的优势。
大房企施展“平衡术” 碧桂园多项经营指标提升
随着行业的竞争和企业经营压力的加剧,控风险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碧桂园是今年以来为数不多仍被穆迪和惠誉维持投资级评级的民营房企。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62.4亿元,而总有息负债下降为为3242.4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约为875.4亿元,占比下降至27%,现金流充裕,无短期偿债压力。
财务结构的稳健使碧桂园在资本市场游刃有余,在融资层面带来便利。碧桂园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碧桂园的整体融资成本低至5.39%,较2020年底下降17个基点,创造了碧桂园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同时,在拿地方面,有数据显示,11月碧桂园以1333亿元的累计拿地金额赶超万科位居榜首,拿地金额较上月增长18.07%,累计拿地3927万平方米;此外还有万科、保利发展、中海地产3家企业累计拿地金额超1000亿元,50强企业中有18家企业累计拿地金额不足200亿元。
从碧桂园近期拿地情况可以看到,企业对后市充满信心,同时逆势拿地也降低了成本,为企业长期发展做好准备。
克而瑞研究机构分析认为,长期来看,在市场整体下行、房企销售承压、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以销定投、稳健经营,提高运营效率、增强自身产品力,将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G)
编辑/刘洋-广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