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北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怎么做?针对老楼居民最关心的事儿,一份规范的导则给出参考。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8月29日获悉,市住建委、市规自委已于27日联合印发《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标准与技术导则》,36项改造内容以菜单方式供居民选择。
要让老旧小区好看且好住,治理和改造需同步。导则提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主要实施“六治七补三规范”,分为综合治理和综合改造两部分。
其中,综合治理内容是必须完成的,包括拆除违法建设、清理地桩地锁、整治开墙打洞、清理群租、地下空间整治、完善小区治理体系和建立规范化物业管理长效机制。
综合改造内容则采用“菜单式”,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类。基础类是指为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改造内容,坚持应改尽改;完善类是指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改造内容,在坚持尊重居民意愿基础上能改则改;提升类是指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而推进实施的改造内容,坚持立足小区及周边条件推进实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改造及后期运营,根据实际情况宜改则改。
“拆除违法建设、治理开墙打洞等治理内容基本完成,将成为衡量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基本标准之一。”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另外两个标准是建立业主组织、物业管理规范运行,以及综合改造的基础类改造内容全面完成。
换句话说,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居民不仅要有改造愿意,还得愿意承担相应的改造义务。显然,配合拆除违法建设、治理开墙打洞、缴纳物业费,都属于居民应该承担的改造义务中的内容。
“我很关心小区的改造,可又不知道具体能改什么。”日常采访中,不少老居民会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提出此类疑问。记者注意到,导对将综合改造内容列得非常详细,分为楼本体改造和小区公共区域改造两大类,细分为36项。
先看应改尽改的基础类改造,包括建筑结构安全性与抗震节能改造和修缮、供水与排水、供电改造、弱电线规整及光纤入户、燃气与供热、道路更新、环卫设施、消防设施、安防设施。
能改则改的完善类改造,包括绿化、公共照明、适老化及无障碍设施、非机动车停车棚及充电设施、机动车停车位、物业服务用房、室外健身设施及公共活动场地、智能信包箱、文化休闲设施、加装电梯、屋面平改坡、室内给水排水与供热管道。
宜改则改的提升类改造,包括社区服务与党群服务中心(站)、养老服务设施、托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便民市场与便利店、家政服务网点、社区食堂、信息发布设施、智慧小区,以及小区特色风貌打造。
老年人居多的老旧小区,适老化及无障碍设施改造最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出行难。实际上,北京此前已经出台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适老化改造有一份单独的“菜单”,指导居民因地制宜实施改造。
社区食堂,也是老年人较为关注的内容。导则提出,应根据小区的实际及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统筹设置社区食堂,可与小区其他服务设施合建,为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有条件的小区内可设置长者饭堂。
按照导则要求,应在前期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老旧小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居民诉求等进行综合整治方案设计,确定综合整治内容清单,并在整治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价。
老楼居民记住了。开工前,您可以填写意愿调查表,反映自己最想改造的内容;完工后,您可以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给自己小区的改造打分。
文/记者 赵莹莹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