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线教育新常态——从‘学习革命’到‘质量革命’”为主题的2020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要主动适应信息科技创新带来的教育形态和就业市场的变革。
新的时代,教育出现了哪些新的特征?互联网教学为教育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利用在线教育快速发展契机,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人民网记者在会后专访了钟秉林。
从“上学难”转变为“上好学校难”
到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专任教师1732.03万人。从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尤其是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突破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
“中国教育快速发展,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钟秉林表示,中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中上等水平,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钟秉林谈到,在新的时代,教育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体现在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即从过去的“上学难”转变为现在的“上好学校难”。
“一方面老百姓迫切要求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我们都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而且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钟秉林说。
钟秉林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所学校。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
“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外部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在线教学给我们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在线教学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在钟秉林看来,在线教学首先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以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且走向实用。一方面,在线教学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可以实现个性化线上学习,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另一方面,互联网教学也为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效益。
“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钟秉林强调。
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面向两亿多学生开展了在线教学实践,有效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在线教学满足了学生居家学习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并且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治理能力。
钟秉林认为,这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将会成为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契机,也将有力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他同时也提出,全面实施线上教学也带来一些问题。“教育技术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引发了教育公平问题;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家长监督的有效性,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差异性,也带来了教学效果的争议。这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线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学习过程
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知识传递的方式,从过去传统的单向传递为主,转变为多向互动。
钟秉林指出,在线教学使得学校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型,从过去知识单向传递背景下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在知识多向互动背景下,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师角色转型还带来学校师生关系的变化,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学习伙伴”的关系。
“很多学者倡导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和学生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知识传递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型和师生关系的变化,直接冲击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态和教室布局,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机制。” 钟秉林说。
他同时谈到,在线教学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传统而言,学生的学习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知识传输阶段,教师上课讲授,学生听讲接收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内化阶段,通过教师辅导答疑,学生复习、做习题,并参加必要的教学实验,将接收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真正掌握。而在线教学的诞生,有可能使这个过程发生颠覆。
“学生接收知识的过程有可能从课堂之上向前移到上课之前,学生在线上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来完成。上课的时候,教师就不能以讲授为主了,必须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反思、讨论,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习题演示,教师进行纠错和归纳,来实现教学目标。”
钟秉林表示,要利用在线教学带来的机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也是当前国内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线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
新的发展格局之下,如何应对在线教育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钟秉林认为,要主动应对在线教学的新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多样化的质量观和现代的教学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素养,改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探索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需要完善。我们不能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去评价当前和今后的课堂教学质量,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跟踪评价机制和综合评价机制,尤其要探索在线教学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技术。”钟秉林特别强调。
他同时提醒,要跳出在线教学发展的误区。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因此在线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作用。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才。从这个角度讲,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催化作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公共关系能力、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主要在现实环境之中,通过学校教育、学生群体式的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来实现。而在虚拟环境下,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钟秉林说。
他表示,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要保持敏锐的目光,密切跟踪发展趋势;结合校情和课程的规律特点,探索多样化的课程改革;保持理性态度,避免走入“纯技术化”的误区;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强化教师的育人功能。
“身处互联网教育时代开启的黎明时刻,在为信息科技革命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的同时,一定要主动适应科技信息创新带来的教育形态和就业市场的变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协同创新。” 钟秉林最后说。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