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生活水平好了,无论你在哪,都可以很方便地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渐渐的,罐头这种食品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可是,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罐头有时还是忍不住想要吃一个。
可这时候就有个声音在你耳边说:“想吃罐头了?里面全是防腐剂,吃下去当心变木乃伊;什么营养都没有,还不如垃圾食品……”
那么,罐头真的那么“不堪”吗?
罐头食品都是加防腐剂?
罐头食品通常放个一年半载的都不会有问题,很多人就会认为是因为加了很多防腐剂,而防腐剂有害健康,不能多吃。其实,认为罐头含防腐剂是一种误区,罐头食品并不需要防腐剂。
为什么呢?因为罐头食品之所以能长期保存,主要依赖于真空、密封和杀菌。在罐头制作过程中,食品装入罐头中后,经过排气,处于真空状态,造成无氧环境,容器完全密封后,还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充分杀菌。你想想,罐头里面没有氧气了,细菌也都杀死了,自然就可以放很长时间。因此,罐头食品绝对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就能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而且,即使有防腐剂,也不用担心。防腐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只要合理使用都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并不会对健康有什么问题。
但是,有些罐头食品的确不太适合多吃。比如,有些水果罐头糖分很高,而有些肉类罐头盐和脂肪的含量都很高,多吃可能不太健康。
罐头食品没有什么营养了?
其实,罐头的制作其实并不复杂。
基本流程是这样的:
先把内容物(食物)充分加热,把其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
再把包装容器(罐子、瓶子等)充分加热杀菌;
然后把无菌的食物装到无菌的容器中,趁热封口;
最后再加热灭菌,冷却后,容器顶隙里面的空气体积收缩,会产生负压,本来封严的瓶子就更打不开了,外面的细菌也不可能进去了。
高温会不会影响食物的营养呢?
鱼肉类罐头
其实高温加热过程对鱼肉中丰富的蛋白质和n-3脂肪酸不会有太大影响。鱼肉中的B族维生素很怕热,加热会造成大量损失,而且长期储存还会进一步降低。不过鱼类并不是B族维生素的最佳来源,可以通过粗粮等其他食物获得。
再来说说果蔬罐头
罐头的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120度,果蔬中的矿物质不怕加热,钾、钙、镁的含量并不会因为灭菌处理而下降,果蔬中的膳食纤维也会被保留下来。果蔬中真正怕热的主要是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叶酸等。其中一部分维生素会因为加热而分解,还有一部分维生素的损失是因为溶于罐头的汤汁中,在吃的时候被扔掉了。所以,果蔬罐头中的维生素的确会损失一部分。但是,这些营养也并非完全都没了。
制作罐头要把食物加热两遍,肯定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但是损失可能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
来源:上海科普
编辑/韩世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