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温州鹿城区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在温州市殡仪馆追授消防员周锦勇“鹿城好人”荣誉称号。
“小伙子还年轻,经验也没我丰富,还是我先下去吧。”7月3日傍晚,浙江温州鹿城区山福镇遭暴雨侵袭,山洪暴涨,致使15名游客被困。该镇专职消防队一班班长周锦勇与队友一起赶赴现场进行救援,面对汹涌的水流,他拦下了队里的年轻人,第一个下到河道里。不料没走几步,一股洪峰突然袭来,很快将其冲走。此后,15名被困人员相继获救,周锦勇却迟迟没有消息。直到7月5日清晨,噩耗突然传来,事发地下游找到一具男尸,经辨认,正是周锦勇。
刚买的新房突然没了男主人
朝夕相处的队友,一场大雨后,突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躺在了殡仪馆,这让山福镇消防队的队员们一时间很难接受。
该队队员林爱信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已经在山福镇消防队供职近10年,2017年周锦勇加入本镇消防队时,自己就与他相识了。谈及对周锦勇的第一印象,林爱信脱口而出:“他很孝顺。”据林爱信介绍,周锦勇和队里很多队员一样,都是退伍老兵。不同的是,加入山福镇消防队之前,周锦勇就已经在温州瓯海区泽雅镇消防队接受了消防专业训练,有长达7年的工作经验,“而且他当时在泽雅镇已经做了队长,救援经验很丰富。”
之所以会从瓯海区“跳槽”到鹿城区,据林爱信了解,主要是考虑到在山福镇工作可以更方便的照顾自己年迈多病的母亲。“他这个人,性格好,对队友都很亲切,有什么任务也都会主动承担,很有担当。”林爱信说,周锦勇在和大家闲谈时曾经提到过,自己还有3个姐姐,现在都在国外生活。“他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工作中却很有大哥的担当,很照顾年轻人。”
林爱信介绍,除了灭火、救援等大家熟知的消防任务外,山福镇专职消防员每天还要负责辖区内检查出租房安全等工作,“挺忙的,尤其是夏天、冬天,出警也会更多一点。”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专职消防员的工资每个月到手只有3千多块钱,在温州当地并不算高。周锦勇的3个姐姐经济条件都不错,也曾劝他转行,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我们都已经退伍了,但当兵的精神还在,就是这股劲支持着大家坚持在岗位上。”
如果不是这场雨,这个同事眼中的大孝子或许会有更多时间可以尽孝。“7月2日,他刚刚带着妻儿去看了新买的房子,之所以买这个房子,就是因为新居离他的母亲更近一点。”
为救被困游客落水遇难
然而还来不及搬进新居,周锦勇的朋友圈就定格在了7月3日。在他发布的最后一条动态里,消防救援车正在大雨中全速赶路。
当天傍晚18时许,山福镇茅垟自然村受暴雨侵袭,山洪暴涨,但正在山间溪水边游玩的十几个年轻人却并未察觉危险的来临。18时26分,警报响起,15名年轻人悉数被困。接报后,正在值班的周锦勇和队友立即赶往现场。
据消防队队长孙海兵介绍,接到警情后,自己曾尝试联系报警人,由于对方电话一直在通话中,所以始终无法确定15人的具体位置。后来还是沿着登山步道一路走到山涧处,才发现了被困在河对岸的15人。考虑到被困人员情绪比较激动,大家决定先派一个人到对岸去安抚被困人员的情绪,然而派谁去却并没有决定。年龄最小的白洪章最快穿好了救援设备,就在他准备下水时,周锦勇突然伸手拦住了这位比自己小11岁的年轻队友:“小伙子还年轻,经验也没我丰富,还是我先下去吧。”
于是,周锦勇便扣好了安全扣,第一个下到了河道。然而还未朝被困人员走出几步,上游突然就冲下来一股巨大的山洪,周锦勇身上的安全扣、救生衣瞬间被冲开,其身影也很快消失在洪水当中。危急时刻,孙海兵立即跳入山涧乱石,想要抓住周锦勇露在水面外的手,可惜水势太快、距离又远,最终还是没能拉回队友。
搜救一天一夜后发现遗体
林爱信介绍,当天与周锦勇一起出警的共有5名队员,除了孙海兵、白洪章外,还有两人在消防车里待命。就在周锦勇被冲走后不久,鹿城消防救援大队、黑马救援队、鹿城公安分局临江派出所等救援力量也赶到了现场进行救援,次日凌晨0时44分,被困的15名人员被全部成功救出。经了解,被困15人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趁假期来事发地游玩,不料遭遇大雨,就此被困在山洪之中。林爱信说,事发地周围其实有禁止游泳、烧烤的牌子,可能被困群众事先并没有注意到。
15人悉数救出后,大家的搜救重点很快转向对周锦勇的搜寻。据当地宣传部门介绍,事发后当地动员各界救援力量,共计400余人,沿西龙溪、荫溪、瓯江沿岸反复进行搜索。“周锦勇,快归队!”成为全城无数人的心愿。外套、安全帽……此后周锦勇失联前所穿衣物陆陆续续被找到,他本人却始终没有消息。搜寻持续一天一夜后,5日6时02分,下游突然传来消息,有村干部在附近河道发现一具男性遗体。救援队于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打捞,经确认,正是周锦勇。
同天10时30分,温州鹿城区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在温州市殡仪馆追授周锦勇“鹿城好人”的荣誉称号。北青报记者从鹿城宣传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周锦勇的追悼会还未确定时间,“他姐姐们还没有回国,预计6日下午才能到,今天只是一个追授仪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孔令晗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