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老年人和年轻人成“饭搭子” 社区食堂走上“公益性+市场化”新模式
央视新闻 2024-01-23 23:44

近年来,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问题,各地开办了 “社区食堂”。早在2013年底,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就创办了社区食堂,这是全国较早出现的一批社区食堂。这些社区食堂现在经营得怎么样?

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食堂,11点过后,就有老人们陆续进入食堂,刷脸用餐。

据介绍,武侯区户籍70岁以上老人在这里登记后,每次用餐会由民政部门补贴3元,其他人员按原价支付。

午餐有12个菜品,荤素组合套餐,市场价15元。每天来这里吃饭的四五十人,八成以上是本社区老人,年轻人大约占到两成。无论是附近的上班族,还是社区的老年人,都对身边的这家社区食堂十分满意。

武侯区从2013年底创办社区食堂,也叫“长寿食坊”,在成都市甚至全国起步都比较早。然而建成的四十多家社区食堂,十年过后只剩下几家。为什么绝大多数都不在了?

成都市武侯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杨红久:没有“自我造血”的功能,要靠政府、街道、社区不断输血,我们没有走市场化这条道路。

玉林东路社区食堂是由社区自建,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办成的食堂,员工全部是低龄老年志愿者,并由社区志愿者互助组织运营。既能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方便与就餐者沟通经营问题。但成都市武侯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杨红久更看好市场化模式。

在成都武侯区龙江路上的一家社区食堂采用的是市场化模式,政府提供房屋,企业装修后运营。每天提供早中晚三餐,午餐荤素菜品十多种,价格不等,顾客根据喜好自由选择。每天就餐时,除了武侯区户籍70岁以上老人由民政部门补贴3元外,对于65岁至70岁本街道户籍老人,由食堂运营企业补贴3元,其他就餐者需要全额支付。

龙江路上的社区食堂采用“公益+商业”运营模式,政府提供1600多平方米房屋和场地,其中一楼社区食堂服务老年人就餐带有公益性质,二楼的空间则兼做公益和商业经营。

不算商业活动空间,龙江路上的社区食堂自2021年5月开业以来,为居民累计就餐服务12万人次,已经实现了微利经营。

目前,武侯区共有各类对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的社区食堂和养老机构食堂等49家,其中稍有盈利的有19家。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我国多地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老年人、外籍人员支付便利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07
食堂+1、书店+1 雄安新区家门口的宜居设施又上新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6
上海多举措优化服务 便利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支付
央视新闻 2024-03-21
受强冷空气影响 京珠北高速扩大交通管制路段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3
国家航天局: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投入使用
央视新闻 2024-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