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昌平丨@天北人!这些道路“上新”啦,还有多个“小确幸”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3-11-01 13:01

坑坑洼洼不复存在,道路环境焕然一新,驾车、骑行更安全;雨水箅子“平立结合”改造,排水系统完成“提档升级”;完善慢行系统建设,优化提升绿色出行环境……天通苑北街道持续以优化路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为重点,通过打通市政“堵点”,消除民生“痛点”,修平了居民脚下的路,点亮了居民门前的灯,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道路修复长度4835米 提升“回天有路”交通承载力

随着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的有序推进,“回天有路”交通承载力不断提升。近期,位于天北街道辖区内的立水桥北路、太平庄东一路、白坊路、白坊北路、太平庄北街、太平庄中一街等多条道路完成了大修工程,总计修复长度4835米。新铺设的柏油路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道路平坦宽敞、整洁美观。

据天北街道城管办副科长马文凤介绍,大修工程对全部需要修补的路面进行了整体铣刨,加铺沥青混凝土,解决道路表面病害以及破损严重的问题,还对坑洼、沉陷严重的路段采取更换道路基层的处理方式,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

记者了解到,在道路大修工程启动前,天北街道在“乐活天北”微信公众号发布修路时间、具体点位等信息,提示居民选择绕行、注意停放车辆。涉及的相关社区也会在居民微信群里发布通知,同时在单元门张贴施工公告。

同时,街道工作人员做好与区城管委、各施工单位的对接工作。“我们尽量压缩工期,比如清华长庚医院东门是救护车出入口,我们实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及时做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力争以最快的时间完成道路大修工程。”马文凤表示,在早晚高峰时,街道也会派专人在易堵点位现场疏导交通。

交通标识标线是否完善,路灯、路杆是否配备齐全,人行步道地砖是否平整……每一条道路完成大修工程后,工作人员都会进行细致的“善后”工作。

“一路骑过来更加通畅,心情也特别舒畅!”居住在北一区的居民李女士难掩心中的喜悦,“这真是一件好事、实事!以后无论是来华联购物中心逛街,还是去清华长庚医院看病,再也不用躲避坑坑洼洼了,更安全也更放心了。”

“我们以立水桥北路为试点,形成了‘1463’的总体思路,即‘一个核心目标,四大理念转变,六个总体要求,三大主题特色’。”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力求打造慢行优先的安全街道、界面优美的美丽街道、特色鲜明的人文街道、多元复合的活力街道、低碳健康的绿色街道和集约高效的智慧街道。

区城管委积极响应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以“站得高、看得远、想得细、干得实、办得好”为工作准则,不断学习借鉴、抓住痛点、加快整治。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不断增强回天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雨水箅子“平立结合”改造 排水系统完成“提档升级”

为有效缓解汛期道路排水压力,进一步提升交通公路防汛保畅能力,太平庄北街实施了600米海绵城市工程,对太平庄中一街、太平庄中街、立水桥东一路等道路的130余个雨水箅子进行改造,辖区排水系统完成了“提档升级”。

据悉,在前期勘察中发现,道路上的雨水箅子存在破损变形、低于沥青路面影响通行舒适度以及高于路面不利于排水等问题。针对往年汛期雨水箅子易堵塞的问题,施工单位对雨水箅子进行“平立结合”改造,进一步提升了雨水收集能力。

“改造前的老式雨水箅子易被树叶、塑料袋等垃圾堵住,从而造成道路积水。”据马文凤介绍,改造后排水管口下方有了足够深的空间,即便大量雨水流淌冲刷,也能给道路上的树叶和垃圾预留足够空间,从而加大过水速度,减少汛期道路积水情况。马文凤表示,“针对路面部分井周下沉、井盖松动问题,施工中采取了井周加固或更换的措施,为市民提供安全整洁的出行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加强现场管理,摆放安全警示标志牌,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同时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场地清理工作,整齐码放物料,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04公里慢行系统上新 优化提升绿色出行环境

太平庄北街东延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改造工程,已于去年9月份完工。据悉,太平庄北街东延项目西起立汤路,东至七星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50米,本次改造范围内道路全长2.04公里。

该项目为回天地区重要道路,集散区域内部交通,服务道路两侧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项目附近有地铁5号线,未来还将有13A线和17号线,随着近年来共享单车的普及,解决了居民短距离出行的需求,同时地铁站周边利用自行车出行的需求也较高。“太平庄北街慢行系统的更新,有利于完善该区域慢行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改善自行车出行舒适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提升绿色出行环境。”马文凤表示。

另外,由于太平庄北街与七星路交叉口西南侧200米附近的弯道处角度较大,之前曾发生过多起交通事故,天北街道与太平庄北街东延项目施工单位积极对接、沟通,共同制定了优化方案:安装连续弯道和限速标识,以及40余个燕尾指示灯,并设置长度约100米左右的减速带。

“这处弯道的拐角很大,晚上开车时需要高度警惕,之前发生过好几次交通事故。”附近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好了,燕尾指示灯夜间也会亮起,还有减速带的缓冲,开车通过时有了提前准备的时间。”

接下来,天北街道将继续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基础设施硬件配置为目标,在生态环境打造、公共设施完善等方面,从细微处入手,用足绣花功夫,努力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城市秩序。

编辑/赵亚亮

相关阅读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取得积极成效 四校两园建成投用增加5760个学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3
北京昌平将新添2.5公里滨河路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3-11-03
通往温榆河公园!昌平将新添2.5公里滨河路
发展北京 2023-11-02
太平庄中街东段施划标线完成 昌平区今年已完成22条市政道路大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8
警探号|交管部门提醒:服贸会期间将分时、分段采取临时管理措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