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据北京地铁公司消息,公司购置的81列电动客车已在北京地铁1号线八通线、13号线上,陆续投入使用。新购入的电动客车在兼容既有线路运营条件、实现与既有列车混跑的基础上,全面落地“统标、统型、统寿”设计理念,并深度融入“智能响应”体系。
据介绍,“统标”即引领构建标准化技术体系。此次增购车严格对标“铁路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让全流程都有统一标准。在电路设计上,统一了控制电路失效处理方法,消除不同线路操作差异。在车辆动、停车核心控制系统的安全电路里加了备用开关。统一了继电器触点的冗余标准,用多组触点备份让电路更可靠。优化了车辆监控系统(TCMS)和人机交互界面(HMI),确保全路网标准统一,为操作驾驶、应急处置与维保协同提供支撑。“统型”增效实现全要素统一配置为破解传统车辆型号多、备件复杂、维保麻烦等痛点,增购车把“技术统型”当成关键突破口,让核心系统和关键部件都实现了标准化配置。“统寿”管理保障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围绕“提升车辆持续运营能力”目标,增购车通过多重技术手段实现“统寿”管理。
在电路方面,给继电器触点、关键控制电路等地方增加了冗余设计,如牵引安全电路,用“双触点+旁路开关”做双重保障。
在智能化方面,提前预警“隐性”风险,实现“预防修”,为优化修程修制、实现线路“长周期、高可靠”运营提供保障。“智能响应”赋能助力高效应急体系增购车打造了一套集“故障秒级提示、地空协同支持、应急自主行车”于一体的智能响应机制。当车辆出现问题时,协助司机快速响应。关键电路状态专属页面,实时汇总车辆动、停控制电路开关状态。系统配备360度云台摄像机与5G传输模块提供远程支持,实现与地面轮乘中心视频联动,高效缩短处置时间。极端场景下,车辆还可启动蓄电池行车功能,支持车辆在无电区自主行驶至最近站点,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出行效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