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论坛近日举行,本届论坛以“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戏剧艺术”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戏剧艺术家、学者及机构代表,共同探索戏剧艺术的传承、创新与跨文化对话,见证推动国际戏剧合作机制化的重要一步——“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联盟”正式成立。
“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联盟”的成立是本届论坛的焦点。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尹晓东表示,联盟旨在将过往的交流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合作动力。未来,联盟将以“共商、共创、共享”为原则,着力推动成员单位在戏剧教育、学术研究、联合创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中外戏剧协作网络。
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党组书记王禹表示,将继续支持以戏曲等传统文化为媒介的民间外交,让世界通过戏剧艺术感知一个更真实、立体的中国。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魏旭斌指出,论坛及联盟的成立与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目标同频共振,为首都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国际剧协总干事陈仲文指出,中国戏曲独特的写意美学是世界戏剧的瑰宝,其国际传播是双向的文明启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执行委员会委员莱万·赫塔古里表示,戏剧是促进社会理解与和平的重要桥梁,对论坛推动文明对话的使命表示高度认同。
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馆长儿玉龙一通过珍贵史料,回顾了中日戏剧百年交流史,印证了艺术对话对增进理解的深远影响。新加坡艺术大学南洋艺术学院表演学院院长林汉崇回顾了与中国戏曲学院多年来的密切合作,他表示,两校通过互访、联合演出与教学实践,让传统艺术在交流碰撞中持续迸发新的火花。德国作曲家、中国戏曲学院首批国际学生卡斯滕·龚德曼作为文化交流的践行者,动情回顾了其三十余载“京剧情缘”。美国宾汉顿大学教授陈祖言引用莎士比亚“世界既舞台”的名言,期待联盟能让“舞台”更加宽广,让多样的传统戏剧焕发新的生命力。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汉学教授赵晓寰高度评价论坛为中外戏剧界搭建了一个“思想交融、经验分享”的高层次平台,期待联盟机制能为青年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注入持续动力。
在“和光异彩·戏韵华章”开幕晚会中,中外学子携手演绎,多国节目交相辉映,以“艺启无界”“戏聚四海”“和韵五洲”三个篇章,生动诠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真谛。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前沿学术研讨、青年对话沙龙、国际学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