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抱鳓鱼
人民日报 2025-10-25 15:26

鳓鱼身薄骨细,肉质鲜嫩,油脂丰富,这样的鱼拿去盐渍卤浸,经时间酵酿,终成一道色泽黄亮的至臻绝味——三抱鳓鱼。

三抱鳓鱼的诞生,源于从前水产品储藏保鲜设备落后。鳓鱼旺发时,成千上万,加工方法无非晒成鲞,或腌为咸鱼,而通过多年实践、总结,人们逐步完成了从咸鳓鱼到三抱鳓鱼的技术升级。

三抱鳓鱼的“抱”是本地俗语,意为腌制,正宗做法是要用食盐3次围包鲜鳓鱼,历时至少3个月方能完成。其制作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耗时长,非经验丰富的老手不能完成。就连所用的桶、缸、护鱼竹片、压鱼石头等也甚有讲究——桶和缸一般为祖上所传,压鱼石得是被海水长期浸润的石头。

制三抱鳓鱼,原材料越新鲜越好。用通鱼竹棒自鳓鱼鳃孔慢慢穿入,一为通气,二为灌盐。再抓一把盐,四指从鱼尾逆鳞向头部推擦至鳃部,拇指则塞盐进腹腔。鱼进桶前,得往桶里均匀撒盐,接下来将鱼头朝里摆放,鱼体互相侧叠,不留缝隙。一层鱼一层盐,摆完撒封口盐,压上石块。

至此,“一抱”才算完成。“二抱”时,先倒尽“一抱”挤压出的“血卤”,依前法加盐,盖竹帘片,继续以石块压实。“三抱”主要是巩固鳓鱼的色、味、形等,起码等待一个月。

历经3个月腌制及重石挤压,鳓鱼体内的水分几乎已耗尽,成品干燥、平整、硬挺,表皮金黄,内里浅粉,出盐堆却不咸,受重压而不柴,在无防腐剂和非冷冻前提下,能长期存放于自然环境中不变质不走味。

夏季暑气蒸人,岛上常有人疰夏,精神恹恹,三抱鳓鱼便适时出场了。捞一条上锅蒸,不放任何调料,光凭那股深沉、诱人的浓香就能撩得人口齿生津。用筷子一夹,鱼肉即成丝条状,肉质细韧,松而不散,入口即化,初尝醇厚、咸糯,随即由咸转甜,因甜生鲜,吃着吃着,竟产生一种奇异的微醺感,咽下许久,仍有一丝甘甜回绕齿颊。

将三抱鳓鱼稍稍洗去表面盐粒,切块,与冬瓜加水烧开,焖熟,即为夏日里的解暑开胃汤。冬瓜片半沉半浮,晶莹剔透,像是浸了水的白玉。鳓鱼块的边缘处微微翘起,露出里面淡红的鱼肉来,一碰,丝丝缕缕地漾开。冬瓜清鲜,恰好中和了鳓鱼的咸重,一碗下肚,整个人舒爽不少。

昔时,过年过节少不了三抱鳓鱼炖蛋这道当家大菜。一盘端上来,吸引人的首先是它的颜值,一条金光忽闪的鳓鱼旁静静卧了两个鸡蛋,蛋上浮着黄澄澄的鱼油,鱼下渗出乳白色的蛋液。咸鱼与鲜蛋,海味与家味,两者在这小小一盘中同心协力,搭成一道名菜,实在精妙。食客往往先尝蛋后食鱼,蛋里含着鱼之咸鲜,鱼肉里掺了淡淡的蛋香,最好蘸一下汤汁再入口,那种混杂的味道如波浪般层层叠叠,浓淡相宜。

三抱鳓鱼将用盐腌鱼的技法发挥到了极致,匠心难得。如今,此技艺几近失传,市面上所售的三抱鳓鱼只能算作简化版,工序减少,时长缩短,器具随意,为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盐的用量也谨慎了。简化版一般以七日为“一抱”,一个月内即出成品,品质上难免逊色。

三抱鳓鱼如某些老传统,正与我们渐行渐远,然那用粗盐和时光腌制的旧年滋味,早已融进了血脉,怎会真正消散?(虞燕)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三餐四季》浙江篇今天播出 一箸江南味 烟火共潮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18
《三餐四季》江西篇今晚播出 在美食中探寻赣鄱大地的烟火风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30
多吃鱼对身体好,但这 3 种鱼最好别吃!最后 1 种有致癌风险
人民网科普 2024-08-15
历史|蘸雪吃冬瓜,谁知滋味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7
历史|蘸雪吃冬瓜,谁知滋味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6
少吃肉不如吃对肉,这样吃肉就对了
马上营养 2024-05-01
鱼禽蛋瘦肉这么烹饪,更健康
马上营养 2024-01-01
这3种鱼最养人,比黄鳝滋补、比鲈鱼鲜美!
健康全说 2023-1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