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泽漆麻
北京晚报 2025-10-12 09:28

圆明园遗址公园所见泽漆麻

泽漆麻是家乡长垣黄河滩上的野草,已有多年未见了。这桃红色茎秆、浅粉红色花穗、细叶纷披的泽漆麻,为什么总在我眼前摇晃?

泽漆麻不择地而生,玉米地、高粱地、豆子地、红薯地,路旁、渠边、盐碱地里、拦水小土堤上……随处可见它的身影。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了,南风吹过,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声响;在无边无际的金色麦浪里,偶尔能看到一两棵与小麦一般高的泽漆麻,美丽的姿致,着实让人欣喜。有太多艺术家画蒹葭牵牛、藤萝菊荷、芷兰茅蕨,其实泽漆麻也能入画。

与别的野草不同,虽然泽漆麻分布较广,数量却稀少,几乎都以单棵或两三棵的形式出现。割草时,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割到泽漆麻,扔进喂牲口的食槽里,自会引来一阵骚动——美味可口的佳肴,牛、马、驴、骡、羊都喜欢。

有时候,我们不割草,而是把羊赶到刚刚收割过秋庄稼的地里。秋茬地里有苟苟秧、毛毛草、秧秧草、地地林、白草、节节草、芦草等数不清的野草,或高,或矮,或密,或疏,羊只顾低头啃食,不紧不慢;一边吃,一边有节奏地前进。也不知是哪只羊发现了一棵泽漆麻,瞅准目标,加快步速,别的羊见状,也一脸兴奋地跑起来。用不了多久,一棵泽漆麻就被吃光了,羊“咩咩”几声,意犹未尽地散开。据说羊吃泽漆麻会上膘,正在哺乳期的母羊吃了泽漆麻,能多下奶水。

终究,物以稀为贵,泽漆麻就像做饭时炝锅的葱花,只起到调味、提味的作用,单靠它,是填不饱肚子的。

我有过一段终日与野草为伴的经历,那是1967年和1968年的夏秋季,学校停课,我只得去放羊。当时,我所在的村庄被指定为产棉村,只准种棉花;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一个问题:缺少玉米、大豆、谷子等秸秆作物,牲口过冬的饲草就没了着落。于是,村里组织劳动力到黄河滩割草,虽然我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也跟着大人去了。割草的地点在二十几里外,那儿属于山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黄河主河道滚来滚去,河西的土地归了山东。山东人在河西种庄稼,滩地耕作十分粗放,庄稼长得稀稀拉拉,野草却茂盛得很。我们在那里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每天背着箩头、拿着镰刀和小铲子,到周围割草。割的草上秤称重,一百二十斤折算为一天的工分;称完重,就地摊晒,晒到九成干,垛成干草垛子,用四轮牛车运回去,留作牲口过冬的饲草。我清楚地记得,大人垛晒好的干草时,偶尔会夹杂着一两棵泽漆麻,晒干的泽漆麻居然没掉叶,真难得。

等周围的草都割光了,我们就跑到远处割,有时候能跑好几里地。也许是我年龄小,太天真,割草时看见泽漆麻,不忍将它割掉,好让它继续繁衍生息。立秋刚过,天气依旧炎热,割草流汗多、易口渴,河滩上又没有水井,我们便在一条快要干涸的小河汊边,用铲子挖“小涂井”,让小河汊的水慢慢洇到小涂井里,如此,泥沙能起到过滤的作用。待小涂井的水位慢慢升高,便掬水而饮;如果渴得实在厉害,干脆就地趴下,把头探进小涂井里。泥沙过滤的水夹杂一股淤泥的腥气,还是温的,远没有井拔凉水喝着爽。多年后,当我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不禁想到卫青、霍去病率领数十万大军深入大漠、长驱千里与匈奴作战时,是怎么解决喝水的问题呢?

割草的地方越来越远,为节约往返的时间,箩头里装的草也越来越多。草装多了,难免“超载”,不好把箩头背到肩上;有时候,我会先蹲下,两膝着地,用手抓住两棵泽漆麻或别的高秆野草,再慢慢往上拱起身子。我有过一次背八十二斤青草的光荣记录,这对一个只有十多岁且体重仅五十斤的孩子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1968年秋,中秋节刚过,邻居告诉我学校就要开学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立马背上空箩头,与身后迎风摇曳的泽漆麻匆匆告别,跑回去上学。

1978年早春,我离开家乡外出读书,后来留在郑州工作。大城市里,萋萋菜、蒲公英、地锦草、艾蒿、灰灰菜、狼尾巴棵都有,唯独没见过泽漆麻。尽管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许多野草随着乡亲们的鞋底、行囊进了城,只有你,桃红色茎秆、浅粉红色花穗、细叶纷披的泽漆麻,舍不得离开黄河滩的那片泥土。令人惊喜的是,前些天,我跑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听蝉”时,竟意外地在西洋楼遗址前的乱石中,发现一片泽漆麻!

圆明园的这片泽漆麻,是从哪里来的?是飞翔的鸟儿把种子带到了这里,还是大风把种子刮到了这里?

(高自双)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视窗|罗布麻让沙漠“披绿生金”
新华社 2025-09-22
新疆且末县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种植罗布麻
中国新闻网 2024-11-22
随笔|人间草木:菊芋,终将见到你的样子
汪迷部落 2024-10-07
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治沙成效显现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9-12
随笔|雨中木槿:喜旱莲子草
汪迷部落 2024-08-03
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智慧
人民日报 2024-06-18
“剥皮黄金”西牛麻竹笋挑起百亿产业
南方日报 2024-06-05
文学|《猛禽》:深山预备了四季,候众鸟归来(2)
北京文学 2023-09-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