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第三届链博会上,麦当劳中国携手薯条供应商辛普劳中国、麦肯中国与蓝威斯顿中国,以及土豆种植农户代表首发第十一届“大薯日”主题活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正值麦当劳中国土豆本土种植40周年。麦当劳与土豆供应商在华布局薯条全产业链的时间比其在华首店开业还早5年。同时,在本届链博会展台上,“麦链”首秀链博会。
第十一届大薯日于链博会正式首发,以“有薯就够”为主题,延续“大暑吃大薯”的趣味传统,推出“大薯状态灯”,造型复刻道路指示牌,提供“请勿偷薯”与“有薯自取”双面提示。在链博会展位上,麦当劳还特地搭建了一个巨型薯条,作为大薯日在链博会的快闪店,供观众参观、体验和打卡。在北京,5家大薯日主题餐厅也在链博会同期推出。
麦当劳中国的土豆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当时,麦当劳与薯条供应商辛普劳开启调研和试验,彼时距麦当劳中国首店开业还有5年。1993年,辛普劳北京工厂生产的薯条正式供应麦当劳餐厅。辛普劳中国的土豆年收获量从早期的几千吨,到2002年突破2万吨,2025年预计达9.2万吨;麦肯中国、蓝威斯顿中国的收获量也实现成倍增长。
产量提升的背后,是种植模式的全面升级。如今土豆种植已形成规模化现代农场,播种、施肥、收获全流程机械化,GPS导航让播种作业更精准。作为麦当劳中国再生农业计划的成员,三家薯条供应商与农民伙伴共同推进轮耕轮种、滴灌节水、土壤健康测试等再生农业技术,目前已在4万多亩农田实行轮作,并通过冬季覆盖作物种植避免水土流失,推广检测技术为土壤定期做“体检”。麦当劳中国供应链学院已经为5000多位种植土豆的农民提供了再生农业培训。
1992年辛普劳在北京建成首家薯条加工厂,2016年战略迁址宁夏更贴近产地;目前辛普劳、麦肯和蓝威斯顿三家供应商已在华建成4家工厂,麦肯和蓝威斯顿在中国的新工厂于2023年先后落成,投资额合计超4.5亿美元。随着产能升级,薯条、薯饼、薯格和扭扭薯条均实现国产化。
麦当劳中国首席影响官顾磊说:“一颗土豆虽小,却是麦当劳在中国‘三脚凳’经营理念的印证——品牌、员工和供应商形成了坚固牢靠的支撑,以信任和共同价值观为基础,坚持长期主义,合作共赢。40年的坚持,从试验种植到品质与产量双提升,我们要种出好土豆,更要让农业自然生态更可持续,孕育更多麦当劳的好美味。”
此外,在本届链博会上,麦当劳中国还邀请北京百麦、宾堡、九联、凯爱瑞、麦肯、三元食品、圣农、首农集团、顺新晖、泰森食品和太阳谷等11家供应商伙伴,以“扎根中国,麦链全球”为主题,联合展示了中国“麦链”上下游合作共赢,推动本土化发展,积极开拓“出海”机会的成果。麦当劳中国与11家供应商伙伴以中国“麦链”形式首次亮相,并联合发布“麦链”倡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