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理解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度”
上海证券报 2025-01-11 10:0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表述改变了货币政策自2011年以来的“稳健”基调,并迅速打开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宽松预期之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尽管央行已多次预警长期利率单边下行风险,债市“过热”势头还在继续。

“利率快速下行或隐含着市场对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片面理解。”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董事总经理张文朗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降息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金公司计算的降息预期指数显示,市场预期2025年的降息幅度会超过2024年。这一预期在政策层面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明显强化。

在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如何准确理解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度”?上海证券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分析人士总体认为,“适度宽松”,既定调“宽松”,也强调“适度”。“适度宽松”是对前期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的确认,并不必然表明今年降息幅度会大于去年;“适度宽松”的“度”主要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情况,要动态适配;当前货币政策“宽松”面临一些内外部约束,过低的利率水平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首先,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已经充分体现了支持性的立场,2025年货币政策取向调整为“适度宽松”,体现出对前期货币政策变化的确认和延续。

张文朗表示,从“稳健”到“适度宽松”的政策表述变化,已部分反映在2024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彰显出货币政策“支持性”的立场。芦哲认为,对2025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定调,不仅是对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立场的肯定,而且从“预期引导”层面回应了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关切。

其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要根据内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变化灵活施策。

“‘适度宽松’描述的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状态,而不是指增量政策规模,也不意味着今年的政策利率降幅必然会大于去年。”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降息幅度和节奏主要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如果前期政策对经济运行的支持性作用明显且持续,主要经济指标边际改善,那么降息的时点将会靠后一些,全年降息幅度也会小一些。

而且,货币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多重政策目标,当前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也面临着内外部约束,过低的利率水平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刘璐表示,2025年降准降息仍然可期,节奏上则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内外部约束,包括:银行净息差可能主要影响降息;汇率可能影响降息和降准。

“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正常的货币政策,脱离中国经济形势的过度降息降准反而会损害经济增长前景。”芦哲表示,“适度”意味着利率水平要适宜,要与中国经济形势动态适配。过低的利率水平容易鼓励金融机构交易“冒进”、过度加杠杆,累积金融风险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还会产生“资源错配”和“脱实向虚”等负面影响。

最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需要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搭配协同——新创设的流动性调节工具、存量的结构性工具与传统的降息降准操作一起,引导和激励金融部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转型优化。

“2024年以来新设的货币政策工具,为创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提供了更好的操作基础。”芦哲举例,2024年12月,尽管没有实施降准,但国债净买入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均环比扩大,也实现了保持金融环境总体宽松的政策目的。不断充实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可以提高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有效性,增强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同性。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择机降准降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1-05
​​​​​​​2024年货币政策委员会最后一场例会,定调出现几大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1-04
【财经分析】“适度宽松”接棒“稳健” 新基调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支持经济
​新华财经 2025-01-03
货币政策2025年展望:“适度宽松”取向打开操作想象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2-31
货币政策调整有力支撑稳增长
经济日报 2024-12-24
“稳健”→“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调整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央视新闻 2024-12-13
【新华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 适时降准降息
新华财经 2024-12-13
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 加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中国证券报 2024-12-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