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巍峨的雪山、高耸的山脉、清澈的湖泊、广阔的田野,还是深入基层,走进乡间地头、基层社区、机关企业……祖国山河到处闪耀着首都青年火热实践的身影。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社会实践为青年学子搭建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更让广大学生“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北京九十余所高校的一万五千余支团队奔赴祖国各地,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生力军”作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希望我们的科普宣讲能够为孩子们播撒科技梦想之种,推动西部地区教育和科技深度融合。”实践团成员沈玟说道。北京大学周培源宣讲团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开展支教实践活动。开展线下科普讲座,向孩子们传播科学知识,弘扬志愿精神。
走进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实验室、微塑料环境效应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清华大学水利-社科-SIGS赴大连、青岛联合支队从生物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陆海统筹等不同层面认识到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们学习到了系统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手段与重大意义,感悟到了人海和谐背后的科技力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学院“能源一线”暑期实践团团队成员张雨晨说,“希望以后能为矿区生态建设贡献青年方案,为矿区修复提出可行措施,这是我们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情告白,也是我们向绿水青山许下的坚定承诺。”他们奔赴陕西省大柳塔镇神东矿区,开展为期一周的生态保护暑期实践活动。对矿区居民、工人和管理层开展采访调研,与煤矿科技工作者们面对面探讨矿区生态修复的技术难题。
首都青年深入田间地头,走到群众身边,在实践中领略时代脉搏,深刻感受国家发展的壮阔历程,实现从学习到信仰、从理论到实践、从认知到行动的有效转化,勇当社会实践中的“生力军”。未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将继续擦亮“青年服务国家”这一工作品牌,深化“揭榜挂帅”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