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好莱坞”西安:去年全国60%短剧产自这里,引来北上广影视团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16 20:54

从多年前小有热度的方言版《都市碎戏》到如今爆火全国的霸总短剧,西安已然成为“短剧好莱坞”。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约60%的短剧由西安团队拍摄,早期甚至能占到八成以上。在DataEye此前发布的百强承制榜中,西安、金华和郑州包揽TOP3,其中西安占比22%,排名第一。仅2024上半年,西安上榜的短剧超过300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全国微短剧市场中,西安承制团队的短剧作品占整个短剧市场爆款量的80%。

在采访过程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西安微短剧承制公司大多由信息流广告公司演变而来。相比于传统影视行业,微短剧是一个全新领域。传统剧通过平台采购、依靠B端盈利,微短剧则直接面对上亿用户,C端充值是其主要盈利渠道。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去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涨267.65%,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

短剧正在改写传统影视行业格局。近一年内,不光字节、快手等内容平台入局短剧行业,甚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360、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都跨界进军短剧行业,在市场上招兵买马。

大厂集体入局、新生企业加速内卷,如今短剧供给端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年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的172部增加了一倍多。需求端方面,2023年快手短剧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达2.7亿,2023年腾讯视频微短剧用户规模达2.3亿。

一些从业人士认为,微短剧可以让制作方直面消费者,最大程度了解与体现用户喜好。也有受访者表示,凭借“短平快”的特点及“爽文题材”走红的微短剧,表达出的情绪与价值观都太过强烈,从而导致“博眼球”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微短剧需要更完善的行业规范与内容监管。

引来北上广影视团队

打开招聘网站,在西安市区搜索关键词“短剧”,能弹出上百个相关岗位,其中需求量最大、薪资最高的是短剧编剧。

“我们希望编剧网感强,最好是资深网文爱好者。风格要以女性向创作为主,像是平台上大热的甜宠、霸总、逆袭、重生等言情类剧情创作套路基本都要掌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求职者身份咨询时相关公司招聘人如此回复。

从网站标注薪资来看,西安短剧编剧月薪普遍在1—2两万元之间,这引得不少年轻人跃跃欲试。

秦雨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她前往北京成为一名青年编剧。“一次出差途中,同行问我愿不愿意兼职短剧编剧。一集只需要五六百字,我基本上一天五六集都很轻松。”

“之前写电视剧,我们一组人要写四五个月,然后负责人还要跟平台、资方反复审核、确认,甚至出现过剧本敲定后无法拍摄的情况,这样尾款就打水漂了。对于编剧来说,一半时间白干。”秦雨说。

对于短剧这种短平快的生产流程与结算方式,秦雨感到新奇又兴奋。“那次出差20天,工资赚了4000多元,而写短剧赚了2万元。剧本就修改了一两回,直接结账了。虽然当时业内都觉得短剧都处于鄙视链低端,但架不住钱多。回北京我就辞职来西安了。”

2022年,秦雨正式成为短剧编剧,定居西安。“西安微短剧承制公司大多由信息流广告公司演变而来。最初短剧拍摄一部成本最低只有4-5万元,团队人少也没有明确分工。信息流公司有一些演员资源,找一篇比较有热度的网文,再攒一些编剧、导演就开拍了。有时候编剧不够用,我们工作室负责人也会找一些兼职或者‘枪手’来写。那一年,不少编剧年综合收入(包括奖金、分成、兼职、工资)都飙升到25万—50万元之间。”

仅仅两年间,短剧市场从野蛮生长到日臻成熟。其中出现不少手握多款大爆剧的承制方,比如丰行旗下爆款剧《无双》,仅播出8天后投放收入就已破亿,该公司今年6月单月的上榜短剧数高达15部。

在此背景下,短剧产业链条也逐步清晰。西安本地短剧制片人李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点众等网文平台处于上游版权方,主要是提供小说IP或改编好的微短剧剧本,有时候也会参与制作,分担部分成本。

产业链中游大部分是短剧制作公司,有之前的信息流广告公司,也有从北上广来西安转型的影视制作团队。他们吸纳编剧、导演、演员等多种影视资源,最后组成制作团队。

短剧制片人李生表示,2023年以前,在西安拍一部短剧成本仅三五万元。当时短剧上线,观众们觉得新鲜,平台也给大量引流。这也是北上广影视公司来西安拍摄的关键原因,主要是成本够低,有盈利空间。

最后是渠道,比如此前小说分销转型过来的短剧推广,还有专门做引流、玩算法的分销公司等,他们会最终触达目标用户。

造梦成本水涨船高

据《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到2027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

如今,在短剧之都西安,短剧团队拍摄场地也从商场、写字楼下搬到了专业的影视基地内。

位于西咸新区的造梦工厂实景基地占地15000多平方米,提供从古至今150多种风格迥异的场景。此外,基地还设有专门的道具库,拥有超60万件道具。

西安幸福林带的大夏星川也是微短剧拍摄基地之一,该基地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设置有办公室、会议室、KTV、医院等20多套内景,包括一系列的外联场景库。

体验过上述影视基地后,李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短剧实际上是在‘造梦’,而影视基地则是将‘梦境’现实化了。这背后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李生看来,行业流程化与专业化是一把双刃剑。从市场视角来看,短剧产品质量更高影响力就更强,但转嫁到从业者身上,便成为大幅增加的成本。

以影视基地为例,包括客栈、宫殿、祠堂、行军帐、图书馆、总裁办公室等场景应有尽有。部分影视基地宣称,所用医疗器械并非道具摆设,而是真实购买的医疗产品。有的影视基地一盏光照灯的成本就已上千,只为还原古代蜡烛照明场景。

“原来写字楼下、商场门口拍摄,成本很低。现在专业团队层出不穷,从短剧影视基地、短剧演员、短剧编剧到短剧渠道分发都逐步规范化、流程化,资本进驻拉高成本,行业竞争严重。”李生说,比如之前一部收入过亿元的爆款短剧,平台投流成本就高达90%。现在短剧赚来的钱,很大一部分都回流到渠道,而非产业链本身。

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微短剧的盈利方式主要为流量分账、平台采买、品牌定制、广告及电商带货等。其中,流量分账较多,主要采用合作模式。

对于行业竞争的加剧,秦雨与李生有着相似的感受。经历过行业初期红利,秦雨明显感觉到短剧编剧待遇的下降。

“现在的短剧编剧跟传统编剧行业越来越像了。编剧分级定价体系愈加清晰,根据编剧的经验以及工作室承接项目情况收入各有不同。有爆款作品加持的顶级编剧,一部剧下来综合收入几十万元的都有。比较资深的编剧,参与项目月均收入也有1-3万元,算是高薪岗位。但对于规模更大、更底层的编剧而言,月均几千元是常态。留给新手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秦雨说。

受访者都表示,短剧依然暴利,但并不赚钱。普遍印象中,短剧的生产逻辑便是成本低、效率高且时效性强,高速运转回流资金。如今,随着观众审美提升、行业竞争加剧,短剧行业进入下半场。

多地角逐短剧之城

随着微短剧行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版权争议、导向低俗等乱象,监管治理也在不断加强。

2022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重点聚焦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开展专项整治。

今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再次加强对微短剧的规范管理,发布《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并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生效,对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明确规定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该规定按照投资额30万元和100万元两个门槛,将微短剧划分成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和其他微短剧三类,分别以不同的途径备案审核。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备案公示管理;30万元(含)—100万元之间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审核;低于30万元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的职责。

在行业管理不断规范的同时,各地也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北京、上海、湖南、山东等地先后出台政策,通过资金奖励等优惠措施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微短剧团队创作,发布各类主题创作计划作为项目牵引,搭建发布平台以及建设微短剧影视基地等。

陕西也将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今年4月18日,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调研微短剧业发展情况时指出,陕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微短剧业发展有基础、有规模,应在微短剧业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梳理摸清本省微短剧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尽快研究出台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

随着行业市场扩容以及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西安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目前,除西安、金华、郑州三个城市短剧行业发展较快之外,成都、杭州、青岛、上海、海口等城市也在不断发力,微短剧基地遍地开花。

李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华优势很明显,有现成的横店拍摄基地,还有大量的性价比极高的群演。而郑州是后起之秀,现在当地短剧拍摄基地也很多,之前出过几个爆款剧,热度随即带动了当地市场。比如,爆火的“中老年甜宠”类短剧《闪婚五十岁》出品方为郑州天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家2012年成立的短剧公司如今市场投放短剧数已经超过1000多部。

在多地竞争短剧之城的背景下,西安的短剧产业正在向纵深发展,不仅有多家为微短剧拍摄服务的影视基地,一些产业园区还在打造短剧产业链,连接微短剧行业上中下游产业。

目前,西咸新区已经累计拍摄剧目600余部,建成孵化、拍摄、制作、投流全产业链,加强头部微短剧企业引进和中小微短剧企业培育扶持,打造西部一流微短剧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副局长杨彬彬公开表示,目前新区正在针对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内容制作、营销推广等方面完善扶持政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例如,设立相关奖项,激励优秀影视短视频创作;鼓励短剧拍摄与文旅资源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爆款短剧;加大本地拍摄资源的整合,为剧组提供完善的拍摄配套;加大对微短剧出海的激励;加大微短剧专业技能培训等。

5月16日,西安市未央区在未央湖短剧拍摄基地举行“百剧共创‘未’计划”新闻发布会,意在助力构建微短剧全产业链生态,进一步完善“影视+”产业链。

此外,《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园区基地建设,围绕产业集聚加快市场主体培育,聚合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业态,重点打造一批动漫、电竞、传媒、影视、演艺、文创、艺术及文化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要发展数字文旅经济,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鼓励本土化、原创性电影、电视、动漫、短视频创作生产,支持本土作品进入全国院线公映,上线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支持西安市影视企业创作出品的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短剧当道 出海加速 文化传媒行业迎风起舞
上海证券报 2025-01-11
微短剧首次登上电视大屏幕,媒体:“大屏小屏”关键是做出水平
经济日报 2024-11-09
未来产值千亿,微短剧是因为“短”才火吗?
经济日报 2024-08-15
短剧之都:西安又多了一个称谓
西安晚报 2024-07-29
竖屏时代微短剧“狂飙”的痛与治
检察日报 2024-07-23
芒果短剧“星火计划”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0
探访横店影视城,14万“横漂”人的影视复苏样本|疫情后的他们
第一财经 2024-07-13
横店将设立创作基金支持微短剧行业
中国证券网 2024-07-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