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有时只要稍作调整,就会给人以新鲜感。
6月15日至7月30日,深圳地铁在14号线的锦龙站、四联站、六约北站、罗湖北站等4座车站的部分闸机试行“常开模式”,乘客入闸无需等待闸门动作,即可快速通过。上海、杭州、合肥、福州等地的地铁,也先后尝试过这种模式。
对于经常坐地铁出行的人来说,地铁闸机“常开”无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变化,不想也成为了网友关注的话题。
一些网友从地铁“闸机常开”看到了更多的社会价值:“闸门常开,刷卡正常节约时间,刷卡异常关闭,地铁闸机还多了一项新功能:诚信检验机。”“信任基础越扎实,社会效率越高。”“人员素质高的地区完全可以。”
大多数网友对地铁“闸机常开”持欢迎态度:“我支持的,感觉更方便了耶。”“这样好,设备更易维护”……
也有部分网友对此持保留态度:“本来就是被人挤着走,这下刷没刷上更不知道了。”“这是盲目‘考验’普通大众。也存在安全隐患”……
地铁“闸机常开”,原本不该存在争议的便民举措,在不同的人眼里,为何感受有所不同?该如何理解如此这般“有人欢喜有人忧”呢?
笔者认为,这是新旧仪式感交替产生的社会心理不同步现象。社会生活离不开相应的仪式,每一种仪式都具有行为准则的意义。进出地铁在闸机门口刷卡,闸机门的一张一合,这样的短暂等待,已成为许多进站乘客的特定程序。
当一些城市的地铁站尝试闸机常开,平常不把闸机门的张合当作仪式的人们,突然意识到这样的进站程序就是典型的无形的仪式,而随着这样的仪式感消失,内心情感失去了表达的机会。面对这种仪式感的消失,有人适应得快,也有人适应得较慢,这样的社会心理不同步现象,实属正常。相信随着地铁“闸机常开”新模式的普及,会塑造进站方面的新型社会心理。
对地铁“闸机常开”有人欢喜有人忧,这是自主控制权缺失带来的个人安全感缺失现象。坐地铁进站刷卡,闸门张开、穿过闸机、闸门闭合的常规流程,是典型的人机协作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下,持卡、刷卡者居于主导地位,闸机门的一张一合,主要是进站乘客在操控,从而赋予了乘客一种无形的权利——乘客自主控制闸机的权利。
对于习惯了刷卡进站的人来说,未必能感受得到这种权利的存在。地铁“闸机常开”模式的出现,让部分人感受到自主控制闸机的权利消失了,由此造成的“失落”,有时会造成某种安全感的缺失。走出这种心理状态,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调整。
对地铁“闸机常开”的有人欢喜有人忧,这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对标对象导致的不自信。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网友追问这种新模式的“出处”。有的网友以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地铁都没有敞开闸机为由,反问“我们的地铁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人在跟帖中回应称,纽约免费地铁有“闸机常开”,日本的地铁也有。一时间,围绕地铁“闸机常开”是否有先例的争议,可谓莫衷一是。
为地铁“闸机常开”讨要依据,仿佛如果没有这样的“他山之石”,试行这种新模式就显得可疑,这是一种不敢或认为不该“第一个吃螃蟹”的心态。这样的从众心态无可厚非,却也值得思考。
对地铁“闸机常开”的有人欢喜有人忧,这是对人性的不信任感造成的潜在问题表示担忧。一个新举措刚问世时,必然伴随着人们的议论,不同的观点反映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关于地铁“闸机常开”,乐观的网友看到的是社会信用在提升,地铁部门也相信乘客自觉遵循公共秩序,敞开闸机不会造成新的拥堵现象。悲观的网友从人的贪性中,担忧逃票的人会不会多起来,会不会损害地铁运营部门的利益。
必须承认,人性确实复杂。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难免有占小便宜的人,至少不少人存有这样的意念。但是,地铁进站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众目睽睽之下,就为了省几块钱的地铁票,几人愿意冒不刷卡进站的舆论风险?与其投机取巧当众出丑,不如遵纪守规一路平安,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地铁试行“闸机敞开”新模式,相信这样的便民措施,逐渐会成为新的常规方式。社会是在模仿中进步的,地铁“闸机常开”,就应该成为社会模仿的对象。
文/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