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江南地区雨水开始增多,预示着闷热、潮湿的夏季即将来临。此时是腹泻高发季节,要注意预防,特别是一些症状不明显的腹泻,易被忽视。
李先生长期排便稀烂、不成形,不过每天一次,很有规律。他有些纳闷:这算不算腹泻呢?到医院做了胃肠镜检查,没有发现异常。这种情况正常吗?需要治疗吗?
“大便稀”,属于“泄”
腹泻的明确定义是:一天排便超过3次或大便质量超过200克,其中含水量超过80%。调查表明,大便不成形的情况下含水量大多会超过80%,且质量常超过200克,因此即便次数不多(≤3次/日),也属于腹泻。
腹泻属于中医“泄泻”的范畴,其中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可见,“大便不成形”“大便稀溏”都属于“泄”。
脾虚是内因,湿邪是外因
泄泻的原因可概括为“脾虚湿盛”。一方面,脾虚是内因,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引起腹泻。另一方面,湿邪入侵是外因,湿邪容易困脾,损伤其功能。“脾虚”“湿盛”两个因素会互为因果,循环往复,导致病程缠绵。因此,长期泄泻者不仅要健脾,还要化湿。
健脾化湿,参苓白术
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脾虚泄泻的经典方,现在市面上很多治泻中成药中都有它的影子。该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薏苡仁、扁豆、莲肉、砂仁、桔梗等药组成,其中山药、薏苡仁、扁豆、莲肉等都属于药食同源之品,可见其药性十分温和。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山药、薏苡仁、扁豆、莲肉补脾渗湿,共用可加强健脾化湿的作用。
药膳食疗,健脾止泻
#1
扁豆莲子薏苡仁粥
取粳米50克,白扁豆、莲子、薏苡仁各20克,党参10克,浸泡2~3小时;先将党参加水煮沸,再将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粳米一起放入,煮至黏稠为佳。此粥健脾化湿止泻,适合精神欠佳、腹部受寒或过食生冷容易泄泻的虚寒泻者。
#2
姜糖饮
取鲜姜15克(或干姜6克)打碎或切碎,加入红糖30克,用沸水冲泡,温服。每日1~2次,泻止为度。此饮温中祛寒、缓痛止泻,适合腹部受寒或过食生冷而致大便溏薄、臭味不甚、腹痛喜温的寒泻者。
#3
益脾饼
取白术30克、干姜6克,用纱布包扎后放入锅中,下红枣250克,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熬煮1小时左右,除去药包、红枣核,把枣肉搅碎成泥;取鸡内金15克,粉碎成细末,与面粉500克混合均匀,加盐、水适量,和成面团;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团,做成薄饼,在锅内放入油,用文火将饼烙熟即成。此饼健脾益气、开胃消食,适合食欲不振、食后胃痛、慢性腹泻等患者。
按摩法,健脾胃
此外,按摩法也有健脾止泻的作用。可逆时针摩腹5~6分钟,按揉中脘、天枢、大横、足三里等穴各1分钟,总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