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春节前发布重磅报告,货币政策“匹配”表述更清晰
​第一财经 2024-02-09 15:55

2月8日,央行发布《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下称“报告”),在系统回顾一年来政策及成效、全面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阐释了下阶段政策取向及重点,释放了积极信号。

报告强调“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业内认为,匹配的锚更清晰,可以更好地引导和稳定预期。

未来,央行对经济回升向好依然有望保持较强政策支持力度。

货币政策“匹配”表述更清晰

货币政策“匹配”表述更清晰,有助于稳定预期。

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中,2023年四季度货政报告强调“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相对此前的“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表述发生变化。

在业内看来,这一表述明确将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都体现进来,同时还考虑了预期因素,有利于统筹经济和物价两方面目标,匹配的锚更清晰,可以更好地引导和稳定预期。

一位权威人士对记者表示,“相匹配”的内涵可以从三个角度合理把握。首先,“相匹配”不意味着“完全相等”。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取决于宏观形势和调控需要,在经济动能趋弱时比名义经济增速适当高一些,在经济过热时差距收窄乃至低一些,这是逆周期调节的需要。

“相匹配”要拉长时间、跨越周期看。该人士表示,匹配是中长期概念,不是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要匹配。近两年金融数据持续领先于经济数据,未来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向好,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有望逐步弥合。

“相匹配要更多从贷款累积增量评判金融支持力度。“该人士称,个别月份的增量易受基数、季节规律、考核监管等多重因素扰动,累积增量能更客观全面反映一段时期的支持力度大小。

此外,对于主要金融总量指标关注的侧重点出现变化。报告强调要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这些都说明要从更广视角去看待金融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

业内专家表示,融资支持并不仅仅局限于信贷,较之于间接融资,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实际上更有效率,两者也都体现了金融体系对实体部门的支持,考察金融支持需要合并看待。而且,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导向下,当前财政、产业等宏观政策效果会体现到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权等融资中,直接融资发展也与科技创新、新动能等更为适配,对货币信贷需求产生良性替代,合并考察也有利于避免对货币金融条件的误读。

未来要合理把握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报告指出,货币政策要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按照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继续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和金融债券市场发展。信贷方面,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九大重点任务,积极挖掘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保持贷款合理增长。

合理看待短期数据扰动

春节错位扰动下,1、2月通胀数据变动较大。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1月物价数据,CPI同比降幅扩大至0.9%。

“合理看待短期数据扰动。”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每年临近春节,食品、出行服务等价格会季节性上涨,由于去年春节在1月、今年在2月,涨价时间出现错位,基数影响下今年CPI会呈现“1月探底、2月反弹”的走势。

市场人士普遍认同报告对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展望,2024年经济将进一步回升向好,物价有望总体温和回升。

市场分析也提到,经济短期数据波动不宜过度关注。比如,在GDP方面,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在读数上可能不如上年四季度,主要是2023年一季度经济在疫后快速反弹,对2024年一季度产生高基数影响;但今年一季度环比增速与往年正常水平基本持平,近期春节出行、制造业PMI等高频数据都表明,经济热度边际上仍在恢复。

报告指出,物价阶段性低位运行的深层次原因是总供求恢复不同步,未来随着基数效应减弱、内需持续改善,物价总体将呈温和回升态势。下阶段货币政策也将“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有效支持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报告以专栏形式对于如何理解新规律新特点、未来如何应对进行了解读。

总体看,目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稳固、有效,尤其是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贷款持续较快增长。普惠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余额保持着20%~30%的较高增速,均明显高于贷款整体增速。

经济结构转型给信贷增长和信贷结构带来深刻变化。报告关于供需规律和新特点的总结阐述,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结构转型,过去比重较高的传统贷款动能趋势性转弱,房地产市场从过去的总量供不应求转向供求总体平衡,商品房销售中枢放缓,相应房地产贷款需求也会下降;地方债务化解稳步推进,低效的政府投资项目减少,融资平台贷款会减少。普惠小微贷款、“三农”等的信贷投放则依然较多,金融需要支持的领域力度未减。

另一方面是,信贷供需方强弱关系转换。以前项目缺贷款,现在银行缺项目,很多银行都面临资产荒,信贷有效需求不足。近年来,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新动能贷款快速增长,较好填补了部分传统动能贷款走弱留下的空间,优化了信贷结构,提升了服务质效。

此外,报告指出,要加快直接融资发展也会不断优化融资结构。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点,与直接融资更相适配。未来随着资本市场稳步发展、直接融资占比上升,对贷款会产生良性替代效应。2023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中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合计占比已超三成。

报告提出,要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着力提升贷款使用效率,合理评价金融支持的力度。要三方面渠道共同努力,即优化增量,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向重点领域,挖掘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盘活存量,推动必要的市场化出清,盘活被低效占用的信贷资源;提升效率,部分贷款到期收回后可以再利用,投向更高效率的经营主体。

货币政策工具已基本覆盖“五篇大文章”

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优化信贷结构方面下好了“先手棋”。从此次报告来看,货币政策工具已基本覆盖“五篇大文章”。

报告显示,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累计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3.3万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碳减排量超2亿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在5个试点省份支持了60多个项目,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存量4000多亿元也继续发挥作用。

报告在“提升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效能”部分增加了“统筹抓好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信贷支持”和“强化金融对养老领域支持力度”等内容,对应了“五篇大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的“行业分析”还选取了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工业和体现人文关怀的养老产业。这些调整充分体现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谈及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报告强调,将着力整合工具资源,探索盘活信贷存量。同时,报告还提出通过部分贷款到期后转投、优化新增贷款投向、推动市场化出清等方式,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增量和存量双管齐下,更好推动信贷结构优化。(杜川)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央行: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8
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证券报 2024-08-10
央行: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一季度例会: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第一财经 2024-04-04
央行货币政策司:下阶段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中国人民银行 2024-03-07
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第一财经 2024-02-20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2-28
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做好“加法”
证券时报 2022-12-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