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规范课后服务不只是学校的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31 14:54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通知提出五个严禁:严禁随意扩大范围、严禁强制学生参加、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

基于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自2017年开始,我国在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三点半难题”“银发族”接送娃娃现象、民间托管机构良莠不齐等问题有所缓解。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后服务开设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阅读等课程、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等,收到积极效果。

然而毋庸讳言,少数学校在课后服务中逐渐出现变味。按照相关规定,学校可以收取课后服务费,除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减免,具体价格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视具体情况而定。由此,课后服务逐渐成为一些学校增加自身收入的手段,出现随意扩大范围、强制学生参加、收费相对昂贵、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等现象,加重了学生及其家长的经济负担。

拿课后服务范围来说,一些学校把课后服务费当作“筐”,什么都往里装。在时间上,把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都列为课后服务;在内容上,把文化节、消防、禁毒、防诈等集体性教育活动甚至教学研讨,从常规时段挪移到课后服务时段,算作收费服务……故此次四部门通知提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不得以课后服务名义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像学生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以及集体性教育活动、教学研讨,本应是学校的本职工作。

拿学生课业负担来说,国家倡导的课后服务本应承担“减负”使命,然而个别学校的课后服务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集体补课,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违背了“双减”政策及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初衷。据报道,有学校随意增加课后服务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超过12个小时,还有学校乘着课后服务的“东风”,搞起周末校内托管服务,费用与课后服务一起收取。

鉴于此,此次四部门通知明确,学校课后服务应安排在上课日及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之后,结束时间应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作好衔接。这也是对课后服务范围的明确界定。

要让四部门提出的五个“严禁”落到实处,各地要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常态化监管,健全监督举报平台,还要着力解决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问题。说白了,学校在课后服务中,无论是随意扩大范围、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还是强制学生参加、将服务变补课,症结主要都在一个“钱”字。

目前,有的地方课后服务经费以财政补贴为主,更多地方实行“财政补贴+家长付费”的做法,但落实财政补贴的情况参差不齐,导致一些老师的课后服务报酬未能按时足额发放,一些学校甚至在课后服务中想办法创收。因此,课后服务所需财政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文/何勇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