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承担着辐射带动作用和引领作用,京冀合作建设“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正是立足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由北京市经信委、河北省工信厅、张家口市政府共同谋划建设,目标是建成“中国数坝”,即中国的数据产业高地。截止2022年底,张北云基地共有9个数据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50亿元,已运营项目5个,待全部相关项目建成后,张北将成为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产业聚集区和应用示范区,产生的增加值将达到2000-3000亿元。
坚持科学布局,实现优势互补
信息经济时代,大数据是未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运用云计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正成为趋势。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各类总部尤其是各类央企、金融机构等聚集区,其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数据中心的支撑。特别是北京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更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由于数据中心项目具有无污染、绿色、高科技、可远程维护但能耗较高的特点,其更适宜在张北等优势区域发展,因此北京市一直在推动数据中心往外布局。2014年7月,北京市发布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明确北京禁止新建PUE值1.5以上的数据中心,2015年8月禁限目录修订后,更是进一步明确城六区不再新建数据中心,同时有序推动三环以内数据中心向外疏解。为此,北京市经信委结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主动在津冀范围内布局相关产业。按照立足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的原则,最终选定了河北省张北地区。
张北具有发展数据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京津冀地区数据中心的首选地,除了气候条件适宜、电力资源充足以外,张北还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张北距离北京225公里,“前店后厂”的建设模式,既有利于产业链条的形成,也有助于产业人才的集聚。二是交通网络发达。张北乃京津冀蒙的咽喉要地,张家口机场建成通航,张北-石家庄高速全线贯通,加之张北中都机场、京张城际铁路等大批规划和在建的交通项目,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已初具雏形。三是投资环境优越。张家口是全国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张北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京张已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一系列利好势必给张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四是云计算产业契合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张北是京津冀生态涵养功能区,承担着为北京起到阻沙源、保水源的重任,尤其是与北京共同承办2022年冬奥会,要求张北必须将保护环境放在第一位。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既是中央对张北地区的期望,也是张北地区自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实需要。为此,张北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关停了一些重工业和污染企业,积极需求发展高端产业,而云计算产业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张北作为农业县、国家级贫困县,可通过云计算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京具有良好的数据资源基础,独一无二的数据生产能力,积聚了全国最大规模和最有价值的数据资产,为发展云计算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北京研发实力雄厚,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云集,有很强的数据创新能力。京张合作建设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有利于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整体升级。
坚持政府引导,尊重市场规律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尤其是北京产业转移疏解,离不开政府的主动引导,但也要避免一厢情愿的“拉郎配”行为,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的发展意愿,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企业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
在合作建设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早在2012年,北京市政府与张家口市政府就签署了《京张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合作协议》,京张两地开始了全产业链布局,涉及云计算等多个领域。2014年,在中央做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后,北京市经信委与河北省工信厅签订了《关于张北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基地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京冀两地共建云计算产业园拉开序幕。北京市为此专门召开了数据中心工作会议,加强项目资源调度,进一步加快了京冀两地数据中心产业的统筹发展和协同布局。2015年版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明确提出引导新增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城六区外尤其是在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布局,引导和推动政府和企业的云计算业务向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迁移。2015年9月18日,北京市经信委、河北省工信厅及张家口市政府专门召开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合作建设工作推进会,三方决定进一步完善工作组织,分别成立专门的项目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政府的积极引导并不足以决定数据中心产业向张北集中和汇聚,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市场机制自身。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张北具有发展数据中心的独特优势,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才使企业,尤其是不少民营和外资企业下定决心在张北建设数据中心。虽然相比较全国其它云计算产业基地,张北的宣传力度并不大,但是在招商方面,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甚至不少企业还主动找上门。除了已确定合作的项目以外,张北与微软、富士康、华为等企业也取得了良好对接效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相关入驻的企业也在积极谋划组建产业联盟,成立产业基金,推动产业自身良性发展。正是基于追逐利润和降低成本等最基本的市场规律,数据中心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向张北集中和汇聚,这也使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目前,全国其它地区云计算产业基地的数据中心大多以国有电信运营商自建自用为主,项目的经济效益一般不高,而张北的数据中心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且主要用于对外运营,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初步测算,自首批服务器投产开始,未来10年内阿里张北数据中心将产生不低于300亿元的直接营业收入,并确定将三分之一收入放到张北结算,一年能给张北带来约6-7亿元的税收。待全部相关项目建成后,张北将成为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产业聚集区和应用示范区,产生的增加值将达到2000-3000亿元。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在整体升级,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从规划之初就注重结合地区优势,充分发挥潜力,秉持高质量原则,高起点规划。京冀两地在规划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之初,就将其定位为数据高地。尤其是2015年5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全省统一的大数据产业规划之外,专门编制印发《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规划》,将其明确定位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即京津冀云存储主基地、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全国数据灾备中心、河北省主数据中心、全国数据交互重要枢纽。2015年9月,在京冀两地政府部门召开的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合作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更是进一步明确了要将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聚集区,同时结合张家口的地理特点,提出了“中国数坝”这一产业品牌。
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除了产业规划标准高,基础设施的规划也秉持了高标准的原则。对云计算产业园内规划占地全部实施“九通一平”,协调冀北电力公司开工建设2座专用变电站,在土地价格、电价、税收等多个方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最优惠的政策。按照“审批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目标,打破部门界限和工作分工,制定了云计算项目建设服务绿色通道,实施“保姆式”服务,即一名领导和一名联络员及时跟踪和协调项目进展情况,实行“一事一议”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一系列困难,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由北京市经信委、河北省工信厅、张家口市政府共同谋划建设,目标是建成“中国数坝”,即中国的数据产业高地。截止2022年底,张北云基地共有9个数据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50亿元,已运营项目5个,总投资268亿元,已上架服务器52万台;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480亿元,建设容量102万台服务器。
坚持绿色环保,打造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运营中,成本最大的是电力消耗,一般占到云计算服务总成本的25%,占托管服务总成本的40%。而张北风能和光能资源丰富,新能源发电量达50亿度,但全县年平均用电量仅3.8亿度,数据中心的耗电需求能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50%以上。同时,张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6摄氏度,符合国际先进数据中心自然冷却方式的理想条件,有助于减少云计算产业基础设备的运营维护成本。据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的投资方赛伯乐集团测算,相比一般地区,在张北投资能够使公司的成本下降2/3。
为满足数据中心项目关于持续稳定清洁能源的需求,打造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张北县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2G瓦“云计算中心+扶贫配套风光热储输电源基地”项目,年发电量可达32亿度,节约等量标煤109.44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燃煤所造成的多种有害气体排放,其中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二氧化硫1.57万吨、氮氧化合物1.01万吨、烟尘0.42万吨。此外,还可节约大量常规火电厂用水,并能减少相应的水力排灰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环境的污染,这将为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及“2022年绿色冬奥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