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说得很好,最后却做不到!”
“他很多时候都答应得好好的,到最后关头却又食言。”
“好不容易有所改变,坚持没几天,又是老方一贴!”
上面是带孩子来心理门诊咨询的父母常常抱怨的话语。孩子总是“说到做不到”,究竟是心理问题,还是品德问题?该治病,还是该严管?
其实,对于家长们的这个困扰,我们不能给出标准答案,也无法非此即彼地给出解决方案。但这里面确实有些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值得家长们重点关注。
“说到做到”是一种能力
孩子要“说到做到”,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涉及孩子的能力。首先,目标的合理性就很重要。一个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大目标,没有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
所以我们常说,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能够着的”。家长要先帮助孩子衡量一下,他的目标是否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
其次,要“说到做到”,还要求孩子具有应对意外和随时应变的能力。通常,人们在做规划时,会忽略一些潜在的困难因素。一旦真正实施,潜在的困难就会出现,严重阻碍计划的进行。
例如,孩子打算到户外锻炼身体,结果这个星期每天都下雨,于是孩子一天都没有运动。再比如,孩子答应不玩手机了,但今天心情不好,就想发泄一下,必须打几轮游戏才行。
面对这种情况,孩子是否具备及时调整的能力,就成为能否“说到做到”的关键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说到做到”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帮助孩子学会应对意外,而非仅仅把“说到做到”看成一种品德。
有了想法,身体也要跟得上
一些父母经常抱怨说,孩子头天晚上答应好去学校,第二天却不肯去了,有的孩子甚至都到了学校门口,还是哭闹着不肯进校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发现孩子可能存在“学校恐惧症”。
这些孩子会在最后时刻出现明显的躯体不适,如胸闷、头晕、心慌、肚子疼等,或者出现一种莫名的恐惧,那一刻唯一的想法就是逃离。这时,孩子需要接受治疗。建议家长采用药物或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方式,来解决“学校恐惧症”的问题。
答应改或答应做,就需要言行一致,这是我们很多父母都认可的品行。然而,孩子好了没几天,“老毛病”就又犯了,就很容易让家长生气。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把注意点放在孩子的“老毛病”上。而事实上,更多的积极心理干预研究发现,我们可能更需要把关注点放在积极因素上,如放在“好了几天”上。
如果此时,我们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来思考孩子的状况,估计离成功地帮孩子“说到做到”就不远了。
这些问题包括:“好了没几天,好在哪里?”“他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好’?”“他愿意‘好’的理由是什么?”“谁对他最有影响,他最在乎别人的什么想法?”“如果让他再多好一点,他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假设他愿意,最有可能先在哪里做出变化?”“我们做什么,他还愿意多改变一些”……
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孩子
面对孩子的“屡教不改”,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学会让自己的情绪先稳定下来,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孩子。正所谓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孩子。
除能力外,有时我们也会面临着孩子内驱力不足的状况。“我什么都知道,就是不愿意行动!”这种状态正是这类孩子的写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避免一厢情愿地为孩子好,最好邀请孩子参与决策。很多时候,父母很容易为了孩子好,而替孩子做决策,并坚信孩子总有一天会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殊不知,正是由于孩子缺少了参与,没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孩子“不服从的行为”才会变成“不知好歹地对抗”。
第二,具备能力不等于必须成为,有意愿很重要。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具备某种能力,如弹琴弹得特别好,甚至是有一定的天赋,于是我们就不由分说地帮孩子完成了人生设计。
然而,“我具备弹好钢琴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我愿意成为一名钢琴家”。家长会不断惋惜,明明孩子有这个水平,为什么不按照我们设计的路线来做呢?不要忘了,兴趣如果不能成为兴趣,而是必须变成某种目的和一定的结果,往往就会事与愿违。
第三,没有过程只有结果,很容易令人懈怠。我们认为,一个孩子如果厌学,一般是因为他讨厌学习。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厌学孩子并不是讨厌学习本身,而是因为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期望太高又达不到预期,最终产生了逃避心理。
家长以为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事实却恰恰相反:由于孩子和大人过于注重结果,孩子无法体验到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最终就变得学不动了。
作者: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杭州师范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所主任医师 骆宏
来源:健康中国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