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票ETF市场备受关注。一边是沪深300ETF规模突破1000亿,一边是小微基金数量创新高,500只小规模ETF规模加起来不及一只龙头ETF的规模。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股票ETF规模分化是市场化竞争、投资者选择的结果。规模较大且具标志性意义的ETF龙头产品,有利于提升行业关注度,吸引全球资本。
1只顶500只 500只ETF总规模不到1千亿
进入8月份以来,股票ETF市场两极分化态势明显。海富通基金旗下周期ETF、非周ETF申请终止上市,今年清盘的股票ETF达到17只。同时,易方达中证绿色电力ETF、天弘中证沪港深物联网主题ETF等多只产品发布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或触发清盘。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全市场共有754只权益类ETF,规模合计1.61万亿元。其中,规模偏小的500只基金规模合计为873.52亿元,还不及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一只1062.04亿元的规模。
同时,跟踪同一指数的同类产品也呈现流动性和规模加速向龙头产品集中的现象。比如,成立时间最早的华夏上证50ETF,当前规模接近630亿元,而其他7只非龙头产品规模加起来只有38亿元。这种现象在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宽基系列ETF中同样存在。
近年来新设立的中证1000ETF、恒生科技ETF等产品,龙头虽尚未形成碾压式优势,但分化也开始出现。
谈及上述现象,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表示,权益类ETF规模分化是市场化竞争、投资者选择的结果,因为ETF市场“强者恒强”,马太效应突出,先发优势明显。而“强者恒强”的背后是投资者的认可和选择。作为被动型产品,ETF的优势还是在于其规模和流动性,基金规模越大,越能应对大额资金赎回带来的冲击,运营更加平稳。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也表示,ETF规模两极分化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ETF作为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规模对业绩没有明显影响。但规模增加意味着更好的流动性,更方便投资者交易,从而受到更多市场资金的追捧,形成正向反馈。
“同类型ETF规模有向头部产品集中的趋势,尤其在宽基和较大的行业主题ETF中,由于资金容量更大,受市场关注度更高,头部ETF规模更大。此外,有些头部宽基ETF是期权合约的标的资产,期权和ETF之间的良性互动也使相关ETF规模变得更大。”孙桂平称。
大规模ETF提升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吸引全球资本
谈及单只ETF规模超千亿对投资运营的影响, 一家股票ETF基金公司认为,大规模权益类ETF的出现对于行业发展而言利大于弊。
据该公司分析,一方面,大规模ETF能够使单个ETF的流动性、跟踪效果、折溢价率等指标不断优化,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交易体验;另一方面,打造出几个规模较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ETF产品,能够为整个行业争取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同时也将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全球资金,承担为我国资本市场提升竞争力的使命。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也认为,大规模ETF对基金公司的运营管理影响偏积极。一是由于ETF适合大体量资金配置,核心产品的流动性显著优于股票,有利于规避极端行情下的流动性匮乏问题;二是大规模ETF可以更好地应对大额申赎;三是较大的持有人群体可以降低单个投资者承担的费用成本。而且,规模增大对于ETF投资运作的负面影响有限。以中证500为例,其单个成分股的权重最大仅为1.19%,日常交易对个股市场的冲击较小。
小微基金数量创新高 公募多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龙头ETF规模超千亿的同时,小微股票ETF的数量创下新高,目前有336只产品规模低于2亿元,数量占比达到45%,处于历史高位。
同时,随着ETF市场的扩容,流动性集中到百亿基金的现象也更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全市场34只百亿产品合计总规模达到9298亿元,占比57.66%,也处于相对高位。
股票ETF创新产品通常是同期获批、同期上市,如何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为基金管理人比拼的重点。
在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看来,精细运作是同质化产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跟踪误差是衡量指数化投资组合长期业绩的重要指标,跟踪误差越小,组合与指数走势越贴合,投资者获取指数收益的损耗也更小。
针对部分公司小微基金扎堆、难以做大的现象,孙桂平建议,基金公司应注重产品的创新性与差异化,尤其需要强调产品设计的合理性;此外还要从产品长久生命力的角度考虑,深入研究市场发展轨迹和投资人的实际投资需求,做好ETF的设计、开发与发行。
上述股票ETF基金公司也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首先要紧跟市场发展动态,倾听市场需求,敢于创新,努力挖掘具有投资价值的指数,开发优质且差异化的产品;二是在存量产品中挖掘潜力,一些早期布局的产品可能在新时代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只要是能够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的产品,都可以开展持续营销,通过系统性优化完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