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6%,实现了“开门红”。市统计局对各项数据运行进行了解读:总体来看,随着生产生活有序恢复,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有效释放,一季度,全市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服务业显著恢复,聚集型消费加快复苏,经济运行呈现四个“向好”。
经济运行态势向好
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向好因素积聚显现
面对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和蓄势激发内部潜能需要,全市上下以起步冲刺之态抢抓先机,以踏实苦干之势开拓新局,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向好因素积聚显现。地区生产总值2834.11亿元,占全省比重37.0%,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积极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增速连续回升,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和2.3个百分点。
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稳定在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6%,较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0%,提高3.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扭负增长10.1%,大幅提高19.9个百分点。
促稳提质收效向好
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8%
西安着力推进支柱产业倍增计划突破见效,稳步加快新兴产业壮大成势,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发展新动能不断蓄力。一季度,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1%,同比增长19.8%。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不俗,产量增长62.8%;占全国的13.8%,零售额增长57.2%。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1~2月,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5%,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4%,较去年同期提高14.8个百分点。
企业盈利能力加速好转。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48.9亿元,同比增长29.9%。利润总额67.4亿元,增长188.0%。营业收入利润率5.00%,较去年同期提高2.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30.81亿元,增长15.2%。营业利润11.95亿元,增长21.0%。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76亿元,同比增长11.7%,较去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2.6%,提高37.1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7.2%,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
信心预期修复向好
施工项目、新开工项目数实现“双增”
西安聚焦“总量扩大、结构优化、速度加快、储备充分、管理科学”,高质量项目推进加速落地见效。一季度,全市施工项目、新开工项目数实现“双增”,投资额30亿元以上的本年施工大项目122个,新开工项目167个,同比分别增加23个和55个。
聚焦“办事更方便、环境更优越、基础更牢固、保障更有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引企、育企、留企”厚植沃土。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11.42万户,同比增长41.67%。民营市场主体活力展现,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合计占比达97.93%;分别增长21.09%和92.61%。
市场预期稳中向好,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0.0和132.5,较去年四季度上升16.6点和16.4点,均处于景气扩张区间。
先行指标释放积极信号,3月末,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超过2.4万亿,实现12.2%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行业用电量接近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人流加速回暖,客运量改变去年以来负增长态势,大幅增长148.9%;物流持续回温,货运量增长11.1%,较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民生基础稳固向好
“菜篮子”“米袋子”稳产稳价
西安持续聚焦群众所需,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确保“菜篮子”“米袋子”稳产稳价,多措并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民生支出持续增加。一季度,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等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5.8%、12.5%和15.2%。
保供稳价有序推进。冬小麦长势良好,春耕春播进展顺利,夏粮有望丰产丰收。一季度,蔬菜、瓜果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2%和8.3%,生猪、牛、羊、家禽的出栏均不同程度增长。3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同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9%,较去年全年提高2.0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1,较去年同期缩小0.05。
文/马昭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