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正在北京举行。本届全国政协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就是增设了“环境资源界”,这是自1993年第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以来,时隔30年全国政协再次出现新界别。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是“新界别”中的“老委员”。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时,他在经济界别;连任为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之后,他在环境资源界别。
谷树忠多年关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他看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全局性、历史性、转折性成就。展望未来,生态文明体制仍需持续改进和完善,需要在“约束性”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激励性”政策措施,增强企业和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获得感等。
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新界别的委员都是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解决者,相信必将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北青报:您多年关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见证了不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据您观察,这十年来,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谷树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全局性、历史性、转折性成就,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空间提升。
过去十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及数十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方案,生态文明体制框架基本确立,资源管理体制、环境保护体制、生态保护修复体制、空间规制体系等基础性制度得以重构和优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
北青报:您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谷树忠:展望未来,生态文明体制仍需持续改进和完善。就我个人的理解判断,有四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一是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以实现多水共治,切实提高水安全综合能力与水平。
二是在生态调查监测和保护修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生态调查监测体系,强化系统高效的生态保护修复的机制。
三是在国土空间规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切实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真正落地,并协调其与区域发展、城市发展等规划规制方面的关系,让国土空间规划真正成为优化国土空间结构的基础性规划。
四是在进一步改进完善“约束性”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激励性”政策措施的有效供给,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供强劲的政策激励和政策红利,增强企业和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获得感。
北青报:从经济界别到环境资源界别,您怎么看自己的新身份?
谷树忠:上一届,我在经济界别,可能主要是因为我是学经济的,当时也没有资源环境界别,我所在的经济界别第36组,既有央企高管,也有民企老板,既有经济学方面的教授,又有经济领域的高级官员。我从他们那里听到了有关企业经营、经济运行等方面的许多最新消息、真实情况,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独到视角、真知灼见。
这一届,我被调整到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可能主要是因为我是长期从事资源环境问题研究的学者,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也急需招兵买马。会前我也了解了一下,环境资源界的委员个个是业内大咖、专业翘楚,他们中既有专家院士,又有央企大腕,还有政府高官,都是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解决者,相信必将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北青报:今年两会期间您有什么关注问题,对履职有什么新期待?
谷树忠:作为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首先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向各位委员虚心学习、认真请教。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尤其要进一步补充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等方面的知识技术。
今年两会期间,我一如既往地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主题,同时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同推进等问题。将结合近年来在全国的实地调研,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提出提案、发表意见。任期内,我会始终围绕资源环境、生态文明主题,积极参加各种调研、座谈、视察、协商等,把自己的所知、所忧、所想、所写以不同方式呈现出来,争做委员履职模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
校对/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