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等揭示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信号新特征
央视新闻 2022-11-01 23:29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研究人员利用双中子星并合过程中的引力波辐射特性研究核物质转变,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

在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万亿千克的极高密度物质中,研究预测夸克可以从亚原子粒子中释放出来。这种夸克物质被认为存在于宇宙极早期,也可能形成于中子星内部或是并合产物中。不过,迄今尚未发现这种奇特的物质状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人员与日本科学家合作,通过数值模拟揭示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辐射的一个新特征,并预测其可以被第三代地面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夸克物质的实验检测将帮助物理学家逐步完善基本粒子模型。

数值模拟显示,双中子星并合后如果不立即塌缩成为黑洞,那么将形成快速较差转动的超重中子星,辐射强烈的引力波,并表现出一些特征谱峰。随着并合过程中系统核心密度的升高,强子物质如果向夸克物质转变,则会导致引力波的频率突然下降,确切的下降取决于夸克模型的状态方程。

研究团队首次研究了双中子星并合过程中夸克-强子渡越状态方程的性质。低密度时,体系由强子物质主导;当夸克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方程快速硬化,释放更多压力。当并合系统的最大密度在渡越区时,系统整体变得更松散,其引力波频率也比强子系统的低。定量计算表明,第三代引力波探测器可以有效探测到这一引力波辐射频率的降低,有望听见核物质相变的“声音”。

文/记者 帅俊全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彗星 将于明年5月过近日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8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嫦娥五号月壤实验室光谱特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2
Qnews|紫金山天文台:北京所在纬度估计较难看到去年12月初那样的极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新彗星 明年或肉眼可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02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新彗星 明年或肉眼可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01
“星海捞针” 开创寻找天体新方法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宁静态中子星
科技日报 2022-09-23
紫金山天文台等揭示世界最长陨石陨落带形成之谜:小行星“打水漂”式闯入地球
扬子晚报 2022-06-28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红矮星周围宜居行星的形成机制
科技日报 2022-02-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