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无感查验核酸,“0.3秒‘对话’”咋实现!揭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8-16 21:51

刷闸、进站,一个简单的动作,每天有近千万人次在北京地铁里重复着。无感查验核酸,通道门打开,0.3秒完成系统“对话”,这项全国首创的技术,研发上线只花了20天。在位于京投大厦的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群设备技术检测人员守护着乘客每次过闸,屡创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奇迹”。团队带头人张莉是位女将,在她和同事的字典里,没有“输”和“不可能”。

挑战,总是突如其来。

今年“五一”,张莉忽然接到通知,北京公共交通要进行票务系统升级,支持自动关联乘客核验核酸结果。“能不能实现?”市领导工作会上,所有人都等待着她的回答。经过4个多小时紧张的方案讨论,张莉目光坚定地说:“我们能做到!”

这句承诺,张莉说得有底气。因为,就在去年底11号线开通时,团队已经想到前头,在新首钢站尝试融入了健康信息查验模块。“当时的灵感,来自京投大厦。”张莉有个“职业病”,看什么都能跟地铁乘车联系在一起。当看到疫情期间上班进门,需要排队刷健康码时,她就提出设想,为什么不把大厦当成一座地铁站,先搞个无感查验试点?

这一试,还真成了,所有人进门,测温、验核酸,只需刷脸一步搞定,准确率提高、进门效率提高、保安工作量减少,皆大欢喜。

虽然有了查验模块“雏形”,但试点系统还没经受过近千万人次的考验,一场争分夺秒的硬仗打响了。涉及修改测试的软件多达26个,既包括地铁闸机、自动售票机,也包括互联网平台及一卡通、亿通行等13个APP,其中还包括了5个异地互通APP。每天,张莉都要接打数十个电话,手机经常是滚烫的。

“既要步调一致,还要保持界面统一,真的是千头万绪!”与五年前的工作照相比,张莉消瘦了许多,黑眼圈也很明显,头发长了没时间修剪,就扎起一个利落的短马尾。今年3月,因患胆囊炎,她刚做了切除手术。但遇到这样的急活儿,她仍顾不得身体,每天睡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跟团队一起从清晨忙到深夜。

“女汉子”生活不拘小节,业务细节却“锱铢必较”。最初测试时,500毫秒可以完成刷闸核验,但张莉并不满意,“不希望系统升级后,乘客感到任何卡顿。”于是,通过一次次试验,刷闸时间终于缩减到300毫秒,也就是0.3秒,眨一次眼的功夫,系统就完成了读卡、传输、检索、返回等数个环节的“对话”。

乘客的需求,测试人员的困难,运营企业面对的问题……张莉就像一位操心的家长,每天都在带着团队“头脑风暴”。一条地铁二十多个站,多则四五十个车站,先在一个站启动核验测试行不行?一个地铁站只有两个通道测试行不行?乘客升级前系统“静默测试”行不行?面对一连串问题,张莉团队的回答都是“没有问题”。

一线运营部门提出,如果突发大客流,或者网络故障,如何确保正常进出站?“我们开发设计了‘万能钥匙’,一线人员只需刷一张卡,就能控制通道闸机核验功能的‘开关’。”张莉自豪地笑着说,“得抓紧申请个专利。”

上线一个新业务,一般至少要数月。此次票务升级,不到20天,就上线测试、效果超预期。张莉并不是第一次带着团队创造“奇迹”。

2014年初,北京提出要在当年进行票制票价调整,由单一票制调整为计程票制票价,这意味着,要在短短8个月内,改造全路网1.4万余套设备,修改12家集成商的56个软件,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不间断运营的条件下完成。有专家明确提出,“这个任务不可能完成,要是硬上,一定会出现大范围故障。”

以张莉为核心的团队向不可能说“不”,并提出了“一夜导切”的方案。那段时间,京投大厦的灯光经常彻夜不息,大伙儿一年要干两年的活儿。

一家外国厂商被要求提高闸机票卡处理能力、缩短时间时,直接否认问题、拒绝整改。张莉带着团队,把射频分析仪连接到闸机上,从每次刷卡的波形中,像破解密电码一样分析软件逻辑,终于找到了一个200毫秒的波形异常中断。“技术证据确凿,国外厂商不得不承认软件缺陷。问题修改后,闸机票卡处理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

一条线路系统改造时,有厂商明确表示年底前“肯定实现不了”。“我们还能被你要挟!”张莉团队只花了半天时间,就把写好的代码发给了厂商,“有这个技术实力,人家才会服你。”

“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在2014年12月28日那天,实现了北京轨道交通AFC系统导切一次成功。”那一刻,仿佛还在眼前,张莉激动地说,“这是AFC系统史上的奇迹!”

“不想受制于人,必须自己掌握主动权。”经此一战,这个想法越发强烈。张莉提出了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一套技术标准、一个检测平台、一套标准软件的战略升级构想。2015年开始,张莉带着团队自主研发北京轨道交通AFC系统软件,将每年新线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应用软件费用由原来的每站89万元降至每站10万元,平均每站费用降低近90%。如今翻看当年凌晨守在站点里更新软件的照片,张莉还会忍不住掉眼泪,“压力巨大,每天收车后只有3小时,更新失败就会归零,真的太难了。”

作为轨道交通的幕后守护者,张莉团队似乎永远没有“庆功”的时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研发客流精准监测系统,上线数字化控流系统、严格控制地铁满载率,票务系统升级、自动关联核酸结果……张莉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走路快、说话快、吃饭快。“不能停,不能慢,我们速度快一点,乘客出行就早一天有更多保障、更多便利。”0.3秒的“对话”实现了,张莉与北京轨道交通的“对话”却没有终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今起北京地铁、公交不再拒绝核酸超过48小时乘客乘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5
第20届北京晚报高帝杯慈善高尔夫赛圆满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8-31
无人区中建高速公路,是怎样一种体验?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2022-08-30
顺义2022年乡村公路建设工程已启动 总里程达90公里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2-08-30
北京海淀北部多所新建校将迎首批新生 新增8640个中小学学位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2-08-29
北京地铁16号线南段通车又近一步!将实现国铁换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8-29
津兴铁路下穿永定河 建成后天津至大兴机场只需30分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8-29
天鹅、鸳鸯、白鹭到访!朝阳生态环境获候鸟“肯定”
北京朝阳官方发布 2022-08-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