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的快乐回来啦!不用“提溜”走 ,可以“搁这”吃。
自6月6日起,北京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区域外,全市其他地区餐饮经营单位开放堂食服务,控制人流密度,合理保持就餐间距,提倡隔位就座、打包外卖、使用移动支付等无接触方式结算。
恢复堂食首日情况如何?如何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6日中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多家餐饮门店。
现场丨重拾“烟火气”不变的是“扫码测温”
中午时分,位于朝阳区塔营公交站旁边的几家餐馆里已有不少食客正在就餐。多的能达到10余人,少的则只有2、3人。
不过,很多人的就餐习惯似乎还没有改变,在一家板面店里,有客人正大快朵颐吃着面,也有人直接端着碗,搬了一个凳子坐在离门口三米远的台阶上吃着。一位穿着白色衬衫的男子嘴里塞满了面,还咬了一口蒜,解释道,“我知道能堂食了,就是有些习惯了,一直在这吃面。”
与他相似的还有对面一家清真面馆的几位食客,四个马扎、一张小桌,上面有各种菜肴和啤酒、只见四位男子围坐在门口边吃边闲聊,引起了不少路人围观,店家时不时地给他们拿来需要的物品。
“粽子10元三个,凉皮凉面11元一份,花生毛豆15元一份……”虽然店内开始有了人气和烟火气,不过依然有商家照旧提供了已经打包好的盒装餐品。据一位外卖小哥透露,从送单量来看并没有太多变化,“目前暂时还没看出来开放堂食前后有什么差别,毕竟外卖很方便,加上天气炎热,很多人也不愿意出来就餐。”
不过,消费水平稍高、大一些饭店的生意却有些冷清,“恢复堂食了,不过到现在还没有客人上门。”一位工作人员有些无奈,表情略带沮丧,但依然热心介绍着店中的各类餐食,“我们店内也提供早餐、小吃、外卖。”
同时,她猜测称,可能今天是周一工作日,大家都在上班,也许晚上就会有人登门了。
她和两位同事在门口支起的太阳伞下,摆放好各类熟食和凉皮凉面等,继续为来往的路人推荐着……“在店里吃可能要花好几百,买这些几十块钱就解决了,还方便些。”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恢复堂食后,大部分商家撤掉了之前摆在门口的外卖桌,将店内堆砌起来的桌椅规划成新的就餐格局,门口都贴有扫码测温、保持距离等提示。
对于消杀工作,各餐饮门店都格外重视。在北京通州万达广场,整个午餐就餐时间,虽然客流量不算多,但总体秩序井然,消费者进店前都要扫健康宝,服务人员还会提醒顾客使用消毒液,保持间距,错位落座。
“餐厅公共区域有专人负责消杀工作,每隔两个小时对地面消毒一次,就餐区域餐桌一客一消毒。”小放牛餐厅通州万达店工作人员表示。北青报记者获悉,“云海肴”“西贝莜面村”“海底捞”“锦府盐帮”等多家餐饮企业,均表示其设置了严格的环境消杀措施。
商家丨客流并不太多 怕疫情反复尚未制定促销计划
“您好,请扫一下健康宝。”午饭时间位于通州区万达广场四楼“西贝莜面村”服务员正在有序引导进店的客人。进入该店内,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该店可供堂食的餐桌有几十余桌,但不少桌子上放置“隔离桌”字样的桌牌。
“前期,我们已对全场进行消毒,包括食材检查;所有员工上班佩戴口罩、测体温以及24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 西贝莜面村北京区域经理邓杰告诉北青报记者,门店停止堂食一个多月,今天第一天恢复堂食,中午就接待了70多位消费者,不算多。
邓杰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总部的优惠促销活动通知,“可能是为了控制人流量,也怕疫情反复不太敢进行促销活动。”
作为传统苏帮菜的代表,北京松鹤楼公司总经理王春平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了迎接开放堂食,松鹤楼面馆也推了很多新菜,但是并未达到预期,反而是外卖比堂食更好些。
“消费者对我们的理解,让我们温暖,但并未出现报复性消费,市场恢复还是需要过程的。” 王春平说。
位于通州九棵树领展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餐饮街,各家餐饮门店都已经开门营业,还有的店员在门口招呼顾客进店品尝“开堂食了啊,今日有优惠,凉面凉皮9元,酸梅汤绿豆汤2元畅饮”。
虽然门店都在积极迎客,但店内的顾客人数却不多,几乎每家门店内都有空位,以往会出现排队的门店也没有了等位排号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门店似乎对于开放堂食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一家小吃店的员工还在手忙脚乱的修理显示价格的屏幕,还有一家拉面馆因为服务员不够,食客吃完后的杯盘狼藉的留在桌子上没有人收拾,占了整整三排桌子。“前一段时间服务员都休息了,有的回家了,有的不干了,现在服务员还没招来,人手不够,您只能自助扫码点餐了。”一位拉面的厨师说。
据一家火锅店的门店经理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店内严格执行规定,只做外卖不堂食,但因为是火锅店,不能堂食的影响更大。今天开始堂食后,客人并不多,只有日常的六七成。他认为,原因是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可以堂食的消息,而且点外卖也习惯了,不愿意出来聚集吃饭。
另一家酸菜鱼的店员也同样表示客流量比封控前少了很多,今天虽然做了一些优惠促销,但来吃的人也比较少。他觉得这跟是周一中午的原因有关,如果是周末或者晚上会好很多。
消费者丨想“报复性消费”时 发现约不出来朋友了
“好不容易,可以堂食了,想好好吃一顿。”热衷麻辣烫的小米决定晚上下班后直奔麻辣烫店犒劳一下自己。采访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对于许久没有能“出来吃饭”的消费者来说,堂食的感觉是“久违了”。
一位就餐的市民告诉记者,这个五月一直叫外卖或者在家做饭,昨天晚上就听说可以堂食了,今天趁中午休息时间,赶快来餐厅解解馋,感受一下“烟火气”。对于恢复堂食,他表示很喜欢这种久违的感觉,以前最常做的事情变得很有新鲜感。
“憋了快1个月了,今天终于上班了,看到这边居然打开门了,特别兴奋。每天都是煮面条,今天终于可以出来改善伙食了。店员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就跟过年一样,有种自由的感觉。”在眉州东坡酒楼魏公村店消费者吕女士表示。
不过,也有消费者也表示,虽然喜欢在店里吃,但是还是比较注意自身的防疫工作。“堂食暂停的时候,还想着堂食一开放就立马就去‘报复性消费’,可真等到堂食开放以后,发现约不出来人了。”
“本来是计划去吃牛排,但是想着万一出现报复性消费,人肯定很多,就不愿意去凑热闹了,那就等人少的时候再去。”上班族小静称,还是要理性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健勇 宋霞 张子渊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