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将采样后的拭子放入采样管,密封标本、放入收集箱并消毒处理,随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几天后,打开健康码,便能看到由核酸检测实验室出具的报告。
实际上,在这样的流程里,每一个环节都隐藏着青岛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力量。在青岛高新区,5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星罗棋布,面对疫情,越来越多的企业亮出“绝招”,为核酸检测的“关键环节”保驾护航。
“白加黑”连轴转 一天检测24万人次
凌晨一点,位于青岛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瑞思德大楼灯火通明。
“8小时一班,一天3班轮流倒,检验师累了就在椅子上睡一会,醒了接着干。”疫情发生以来,在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炳强的朋友圈里,常常能够看到检验师在核酸检测实验室忙碌的身影。
据介绍,瑞思德主动承担了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莱西市等地的核酸检测任务,全员开启“超人”模式,“白加黑”连轴转,全力保障核酸检测化验工作。
面对激增的核酸检测需求,企业能否承接并高效执行?
“以前一天最多能检测8000管,现在每天能检测2.4万管,10混的话就是24万人。”张炳强介绍,3月9日,瑞思德核酸检测方舱安装和卫健委备案完毕,次日立马投入使用,公司的核酸检测能力增加了两倍。
其实,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瑞思德生物医学集团就积极致力于疫情防控。早在2020年2月,瑞思德医学检验实验室就成为青岛市第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定点机构,承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白加黑”连轴转的核酸检测“速度赛”,同样在距离瑞思德十几分钟车程的青岛凯普医学检验实验室上演着。
在凯普医学检验实验室负责核酸检测的周洋,连续工作七个昼夜,在完成一批检测任务后晕倒在实验室;所长葛伟的电话不停响,往往是电话接到一半,新的电话又打进来了,一件事接一件事需要他对接。
此外,位于高新区的青岛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青岛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也承担着青岛市核酸检测化验任务。
试剂盒生产不停歇 新品研发仍在继续
迫切的核酸检测需求下,核酸试剂盒的生产也马不停蹄。
在高新区松园路17号的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忙碌在研发一线的井豪和同事们一路“狂奔”。
他告诉记者,在完成公司已有生产订单的同时,公司全员定向投入加班生产,及时生产大量配套拭子和转运袋的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
3月14日,满载着抗疫物资的车辆从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启程驰援莱西抗疫一线,简码基因在本次疫情中捐赠病毒采样管配套拭子转运袋共14箱,大约能够满足10万人核酸检测需要。此外,简码基因向学校、街道、企业所在园区等多个单位捐赠了抑菌喷剂,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快速杀灭、长效抑菌作用。
生产车间热火朝天,实验室内,简码基因对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发还在继续。
当下,简码基因研发团队即将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快速迭代核酸检测设备,让快速检测箱升级为手机大小的手持式检测仪。“只要将样本放入检测仪,并接入手机端口上传,很快就能出具检测结果。”据介绍,与以往的核酸检测相比,手持式检测仪操作更简单,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使用,重量不足300g,20~30分钟就能出结果,一步采样现场就可出报告,产品准确性优于试纸条。
今年1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通过《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简码基因迅速响应,推出20合1混采检测采样管,可满足大量样本的快速高敏筛查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简码基因估值已过亿,并在2018年和2021年先后获得两轮融资,额度超过千万元。
医护人员“轻装上阵”核酸采样更安全
近几天,在青岛的多处核酸检测点,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一幕——居民在约四平方米左右的白色工作站前有序排队,与帐篷、彩钢板房和车辆等临时核酸采样站相比,工作站不仅可以随时移动,内部还安装有空调和消毒灯。
这样的一幕,是青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抗疫”的生动写照。
核酸采样工作站内搭载了正压新风系统、消杀系统等,让工作人员脱掉防护服的同时,又“穿”上了一个防护罩,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真正实现了高效高质量的“零接触”核酸采样工作;在检测速度方面,市民通过核酸采样工作站,在同一窗口内就能走完从登记到采样全部流程,信息登记过程不超过2分钟,最快5小时就能在手机上查询检测结果。
据介绍,这样的核酸安全采样工作站,是由海尔生物自主研发设计打造的集登记、采样、存储、传递、消杀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流程核酸检测场景方案。目前,该工作站已在即墨、平度、市南、黄岛等区域投入使用。
当下,越来越多的青岛高新技术企业涌向抗疫一线,用科技力量“硬核”战疫。
青岛市工研院园区内的青岛华云空气科技有限公司为防疫一线捐赠等离子空气消毒机10台,其对新冠病毒杀灭率可达99.96%;青岛天博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不到两天时间内上线了疫情隔离管控系统……
实际上,面对疫情,青岛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呼百应”,离不开青岛在生物医药产业多年的布局。
目前,面对生物医药这一“永远的朝阳产业”,青岛高新区已引进国药集团华东基地、北科建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山东立菲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易邦生物科技产业园、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华仁太医药业等医疗医药平台及项目150多个,生物医药类市场主体总数近500家。从几家企业到几个产业,从寥落的明星到闪耀的群星,青岛高新区已经成为青岛生物医药产业市场主体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在抗疫一线,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亮出“绝招”;而经过疫情“大考”,在新一轮的生物医疗赛道上,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更加能够做好“加速准备”。
文/白菊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