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于4日晚8时正式揭开面纱。在开幕式上,伴随着《雪花》的音乐声起,500只由首都小学生扮演的“和平鸽”进入会场,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他们身穿传统元素服装随性而快活地摆动着身体,将中国儿童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500名扮演和平鸽的小学生分别来自首都多所小学,中关村二小的40名孩子就在其中。中关村二小带队老师郭建雲介绍,大家看到孩子们在场上表演的动作各不相同,这正是导演组的用意所在。“这个节目就希望孩子们用自己的动作表达情感,表达天真浪漫、自由快乐的一面。因此每个动作都是孩子们自己的设计的。”
孩子们自己设计动作并不是随意设计,而是在完全理解歌曲寓意前提下的设计,为了帮助孩子们“吃透”《雪花》这首歌,老师们要求孩子们写听后感,先用文字表达出对歌曲的理解。随后,孩子们要将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孩子们进入情境之后,才能真正将情感从内心表达出来,进而用肢体表达出来。”郭建雲老师透露,他会让每个孩子在他面前认真的聆听旋律,孩子如果情不自禁地微笑了,就说明孩子懂了这首歌。“最近下雪了,我就联想到自己玩雪时开心的状态,用舞蹈动作表现了出来。”一位参演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
孩子们自编出动作后,还需老师们一点一点的将动作固定化。“我们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们抠动作,手伸出去的速度快慢如何,有没有张尺度、呼吸感。最终,将孩子们自编的动作固定下来,形成肌肉记忆。”郭建雲表示,舞蹈排练最难的就是即兴,40个孩子有40套不同的动作,需要一个一个的个性辅导,一遍一遍的反复琢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节目中,导演组用上了最新“动作捕捉”系统,当孩子们走进会场后,地屏上的酷炫的动作捕捉系统配和着孩子们的表演随机捕捉表演画面,“因为是随机,要求就更高,所以每个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到位,而且要精神饱满。”郭建雲还提到,为达到这一要求,孩子们的训练也非常辛苦。
“我们学校参加表演的孩子平均年龄只有10岁,他们在舞台上的每个节奏、每个动作反复训练,多则成百上千次。”郭建云说。但辛苦之后是收获,同学们都表示参加这次的冬奥会开幕式表演非常自豪,让他们更多关注到冬季运动的项目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