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稳住就业基本盘 释放更大扩容潜力
经济日报 2022-01-14 13:00

近一段时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减税降费座谈会等相继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出要求、明确方向,其中一个发力点是通过稳住市场主体来稳住就业基本盘。

2022年,我国就业形势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在就业总量持续走高的大趋势下,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首次突破千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近年之最。二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使劳动力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一些尚未形成技术和品牌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可能受到产业链转移的冲击,从业人员失业风险加大。三是,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就业稳中向好,部分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从业人员就业信心不足。四是,结构性就业矛盾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高技能劳动力短缺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此外,灵活就业等新经济形态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保障应尽快适应现实需要。

保住市场主体是保就业的基础,确保市场主体正常有序经营,才能更好实现就业目标。截至2021年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减税降费座谈会强调,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将抓紧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相信有关惠企措施的延续实施,必将继续发挥稳岗扩就业效能。

目前,我国就业已经高度市场化,政府职责和政策引导都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需求更好对接。一方面,就业公共服务是促进市场供需匹配、落实就业政策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街道、乡镇都建立了服务窗口,提供登记招聘、职业指导等多种免费服务,面对市场化的就业需求,应从基本服务均等化、信息服务智能化、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等方向优化服务措施,提升岗位信息的触达率。另一方面,可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就业服务,培育和构建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不同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多渠道的专业化服务。同时,面对各类劳动者越来越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求职需求,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要支持人力资源机构针对岗位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帮助求职者找到理想的工作。

稳住就业基本盘,还应积极支持新业态发展,实现就业扩容提质。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新就业形态越来越丰富,一些传统业态逐渐转向灵活用工,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力量。2021年下半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的有关措施,灵活就业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对下一步做好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提出要求。对此,有关方面应尽快落实落细社会保障、劳动报酬、职业伤害、技能培训等多方面措施,早日补齐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促进灵活就业释放更大扩容潜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稳就业既要依靠经济发展来实现,也能反过来带动各行各业稳健发展,还能保障各项社会事业稳中有进。各地各部门都应进一步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各类宏观政策的出台要同步评估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风险防控需及时补上,切实稳住就业基本盘,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敖蓉)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人民日报 2023-07-25
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权益
中国教育报 2023-04-29
聚焦就业这一最基本民生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这样密集调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7
实招硬招做大就业“蛋糕”
经济日报 2022-11-22
持续发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经济日报 2022-07-09
经济日报金观平:持续发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经济日报 2022-07-09
多措并举稳岗位 千方百计保就业——2022年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就业篇
新华社 2022-07-07
经济日报金观平:把促进青年就业放在重要位置
经济日报 2022-06-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