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0日发布的《关于(“三有动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上看到,此前版本“三有动物”名录中的野猪在此次征求意见的名录中被移出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此举或许是为林业部门进一步开展缓解人和野猪的生态冲突工作铺路。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地出现野猪和人发生冲突的报道,就在12月10日,浙江还出现了野猪撞破居民家铁门进入院子的事件。动物专家表示,国内的野外野猪数量曾经历先降后增的情况,部分地区野猪种群增长过快导致了人猪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就算野猪最后确认从“三有动物”名录中除名,人工狩猎野猪也需要在政府的规定下进行,不意味着人们能够随意猎杀野猪。“长期来看,恢复顶级掠食者的数量,完善自然的食物链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新版“三有动物”名录向社会征求意见 野猪要被从名录中“除名”?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国家林草局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经组织科学评估,该局拟定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此次面向公众征集意见的新版《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相比前一版增加了680种陆生野生动物,包括兽类30种、鸟类445种、爬行49种、两栖132种、昆虫24种。但与此同时,有网友注意到,面向公众征集意见的这版名录中,没有了前一版名录中的野猪。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检索发现,在此前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野猪名列兽纲偶蹄目猪科之下,也是猪科中唯一的一种“三有动物”。而在新版名录中,猪科动物已不复存在。
国家林草局方面表示,此次林业部门是根据野生资源的变动情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对《名录》进行调整和修订,以更好地适应保护形势,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多地报道人和野猪发生冲突 有人被野猪咬成重伤
一名林业系统工作人员向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表示,此次调整或许是为林业部门进一步开展缓解人和野猪的生态冲突的工作铺路,但目前新版名录尚处在征集意见阶段,还无法确认最终野猪是否真的会被移出名录。
近年来,多地均报道出现了野猪进入人类居住区,和人类生活发生冲突的情况,今年以来野猪“闯祸”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就在12月10日,一头野猪疑似被路过的大货车惊吓,撞破一户人家的大铁门,并翻越了一堵围墙进入到该居民家的院子里。报道中称,事发后,居民和邻居合力才将野猪赶出家门。
一名陕西商洛山阳县的村民肖先生向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表示,10月17日下午他看到村里大路上有一头野猪在追一个小女孩,便拿起路旁的钢筋驱赶野猪,在驱赶的过程中,自己的大腿也被咬伤,伤口有6厘米左右。肖先生说,“当时旁边有几个妇女在,小女孩趁机骑自行车逃开后,我在路边房子那里找了一根钢筋,开始驱赶它,整个过程持续了六七分钟。” 当地村民表示,村里经常有野猪出没,“晚上很容易在村子里碰到野猪,村里种的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常常被野猪破坏。”
另据媒体报道称,今年5月8日,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几位村民被一只闯进村子的野猪袭击,其中两人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一位80多岁的老人伤势严重。
动物专家:野猪适应能力超强 国内数量曾先降后增
野猪为何频频与人类发生冲突?野猪如果被移出“三有动物”名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办公室动物学专家孙全辉向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表示,在野外,野猪几乎什么东西都能吃,也正因如此,野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强,足迹遍布亚欧大陆。在食物链上,野猪是豺、狼、虎、豹等顶级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因此野猪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就是大量繁殖。“母野猪通常每年秋季交配、春季产仔,每窝可产4至12头幼崽,食物充足的年份母猪甚至可以两年繁殖3次。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野猪崽的成活率比较高,一般第二年它们就能参与繁殖。”
孙全辉介绍,有观点认为,1949年时全国的野猪数量超过200万头,但此后的几十年里,野猪数量迅速减少,到90年代初期,野外野猪数量已降至几万头,直到2000年野猪被列入“三有动物”名录,加上同期针对野猪的非法狩猎活动减少,野猪的数量又开始快速增长。野猪本身是多种顶级掠食动物的美食,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虎、豹、狼、豺等食肉动物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也导致了部分地区野猪种群增长过快。孙全辉说,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野猪和人类发生冲突的情况日益增加。
即使被移出“三有动物”名录也不意味着能随意狩猎 完善食物链是长期看最好解决办法
“目前来看,林业部门也在通过种种办法,解决人和野猪的冲突问题。”孙全辉说,“将野猪移出‘三有动物’名录也是这种尝试之一,当然,目前这个尝试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按照这个名录来施行。”
但孙全辉提醒,就算是野猪未来被移出“三有动物”名录,也不意味着人们就可以随意捕猎野猪了,“我国的《刑法》等都有对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相关规定,捕猎必须在政府的规定下进行。”
同时,孙全辉表示,一个地区野猪的数量是否过剩,不能简单地用是否与人类发生冲突为依据,而是要建立在对野猪种群参数的科学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如密度、性比、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等。人工狩猎虽然是野生动物种群管理的一种手段,但是否采用还要看能否满足以下前提:一是该物种的数量已明显超过环境承载量,二是狩猎的数量不会影响该物种以及该地区其他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增长。
孙全辉称,其实从长期来看,减少野猪和人类冲突的最好办法是保护好豹、豺等大型食肉野生动物,恢复这些捕食野猪的顶级掠食动物的数量,通过食物链,自然调解野猪的种群数量。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短期来看,人工狩猎干预必须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弄清当地野猪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如此才能确保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平衡发展。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戴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