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街道辖区均是老旧社区和平房院落,特别是麻峪村作为目前石景山区最大的城中村,面积最大,人口有一万余人,而外来人口更是庞大,有常住人口的两倍之多,且人员流动性也较大,这就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广宁街道迎难而上,针对老旧小区、平房区特点,从垃圾分类的规范性、便利性、动员、奖励、监督等多渠道入手,解决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管理等各方面问题。
终端: 规范设置垃圾投放点
麻峪村面积较大,人口有一万余人,而外来人口更是庞大,有常住人口的两倍之多,且人员流动性也较大,这就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考虑到辖区的特殊性,广宁街道先从垃圾投放点设施改造升级入手,对辖区桶站布设进行升级改造。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桶站改造提升工作,街道根据群众需求合理布设投放点位,达到全覆盖。按照《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指引》的规定,规范升级了垃圾分类设计的小区公示牌、容器标识、桶站标识、防雨棚桶架设置。截至8月中旬,辖区138组分类桶站均已完成改造提升工作,升级率100%,在全区率先完成桶站升级工作。广宁街道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胡浩告诉记者,辖区垃圾桶站具备条件的均搭建了雨棚式生活垃圾投放桶站。
广宁街道还在麻峪村外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大件垃圾中转站。“我们协调麻峪工贸中心,在原麻峪石材市场内建立共1000平方米的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和大件垃圾中转站,结合地区拆迁情况,增设14个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点。”胡浩介绍说,这样就解决了广宁地区废旧家具、衣物、塑料、玻璃等低值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的收运、消纳困难的问题。我们还同时购置了7辆垃圾分类密闭车,小型收集车辆更新率及运输车辆喷涂率均达到100%,解决密闭运输生活垃圾的问题。”
10月份,为增加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便利性,共给70组防雨棚分类桶站安装手拉装置,在桶架式生活垃圾收集点增加脚踩式垃圾桶280个,目前地区所有桶站及垃圾桶均为非直接接触式。
胡浩告诉记者,街道计划下一步上线微信小程序,让居民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处理家中的可回收垃圾以及大件垃圾。通过小程序下单,居民将一些不太值钱的、低值可回收垃圾卖给街道再生资源回收、大件垃圾中转站。回收上来的各种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将其清运拉走,送到再生资源企业或相关专业处理工厂。
中端:创新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广宁街道在平房区试点保洁、分类、收集、清运一体化的分类转运模式,解决生活垃圾分类问题。据工作人员介绍,在麻峪村,以前不少居民习惯了将垃圾堆放在自家门口,即便有桶站,也不愿意多走几步进行投放。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后,首先重新合理规划了垃圾桶站设置,规范升级桶站标准,聘请一家保洁公司负责村内的生活垃圾从保洁、宣传、指导投放、分类、收集、清运一条龙作业模式,每一名保洁员也是垃圾分类的指导员。此外为提高厨余垃圾分拣率,街道将由保洁员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取厨余垃圾,在收取的同时帮助居民进行分类指导,同时进行厨余垃圾积分奖励兑换。
前端:加强居民动员提升参与率
如果说在生活垃圾分类整个过程中,保洁服务、设施设备是中端和后端的话,那前端便是居民在家自行进行垃圾分类及投放,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从源头能将垃圾分类做好的话,后面的工作也将事半功倍。”
为此,广宁街道在辖区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动员力度,统筹地区单位、物业、在职党员、社区党员以及老街坊志愿者等各类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工作优势,建立起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居民志愿者、青年团员志愿者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150余人,加强业务培训,每日参与生活垃圾桶前桶站活动值守,现场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切实提高垃圾分类精准率,实现垃圾减量。截至11月份,广宁街道桶站值守率到达95%以上。
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广宁街道线上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参加人数达到5000人;践行“小手拉大手”要求,组织“微课堂”“垃圾分类快闪”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双报到”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集中活动,地区600名在职党员、733名“老街坊”志愿者积极参与开展周末大扫除、“桶前一小时”等活动,让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深入人心。
以高井路社区六千寺小区为试点,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持续推广厨余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工作,小区居民参与率达到90%以上,每月共使用积分兑换物品价值5000多元,厨余垃圾分拣率达到20%-30%,提升了老百姓分类意识,提高了分类积极性。
接下来,广宁街道正在建设4-6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的全链条管理,在宣传引导、桶站盯守、奖惩机制设立等方面下功夫,认真谋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机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出实招、见实效。
文/北青社区报 胡晓宁 摄影/钱昊天
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