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雪芳里1号楼的居民张阿姨发现,小区里的桶站设施“升级”了:原来露天的桶站安装了雨棚,每个垃圾桶都有脚踏,不用再用手掀开盖子了。“以前的垃圾桶是一个敞口的桶,所有垃圾都倒在一起,桶边的地上也经常堆满垃圾,味道很大。后来小区里建起了桶站,居民们实现了分类投放,现在又完善了宣传栏和公示牌,增加了便民设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了。”刚扔完垃圾的张阿姨满意地说。
从9月开始,田村路街道为实现“生活垃圾桶站规范化达标率100%”的目标,全面推进居民区生活垃圾桶站设施的规范达标建设工作,截至11月16日共完成改造提升317个,完成率100 %。
街道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多次主持召开街道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党建协调委员会讨论研究相关问题。城市管理办公室积极推进,形成周例会机制,每周通报桶站规范化改造进度,明确改造任务和时间节点。一方面街道投入资金支持协助建设桶站180个,另一方面街道积极推进物业公司自我提升桶站137个。
田村路街道严格按照市区级相关文件要求,对社区原有垃圾投放点进行改造,并在改造过程中协调社区与物业,积极征求社区居民的建议,让居民们投放垃圾更便利。
除此之外,为做到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街道协助建设小区六品类公示牌、发放部分桶站投放点公示牌,在社区和物业单位共同努力建设下,已完成每个小区一处六品类公示牌,每个桶站一张投放点公示牌。并对照市区级下发的指引标准,完善桶站卫生、各类标识、各类信息公示情况等硬件设施配置,为居民投放垃圾创造良好基础环境。
在规范桶站的同时,田村路街道还因地制宜地设置分类桶站,积极建设桶站文化。在桶站周边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号召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并科普垃圾分类小知识。
有了升级桶站的助力,“守桶”的志愿者们也轻松了不少。过去志愿者到桶站边值守,还需要抽出一点时间打扫桶站卫生,现在桶站升级规范了,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也更自觉了,还会主动维护桶站周边的环境。“邻居们一看到这垃圾桶变得这么干净,都想着维护好这样的环境,我们的值守工作做起来也更带劲了。”玉海园二里社区的志愿者王叔叔表示。
编辑/谢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