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基因编辑研究不再“大海捞针”
科技日报 2020-10-13 17:00

10月9日,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刊发文章,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李平华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钟思林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所Edward Buckler教授及María Katherine Mejía-Guerra博士合作,探索出高通量研究玉米转录因子调控位点的新技术,利用大规模转录因子数据重新构建了玉米叶片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使玉米基因编辑不再“大海捞针”。

玉米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农作物,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抓好玉米生产对确保我国谷物基本自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叶片是保证玉米产量的重要器官,研究玉米叶片表达相关转录因子,解析其调控机制和网络,对玉米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平华教授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转录因子在动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调控基因表达的最关键因子之一,也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真核细胞内部的转录调控网络由转录因子的组合作用所决定,但业内对植物中转录因子的结合研究较少,因此,目前对这种复杂的网络仍知之甚少。

该研究成果首次在玉米中全面解析了叶片表达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构建了玉米叶片转录调控网络,分析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叶片形态、吐丝开花等农艺性状的影响,解析了其在物种进化中的保守性和变化,提出了转录因子共结合是影响植物转录调控特异性的关键因素的新观点。

该研究推动了植物界对植物基因转录起始调控的认识,使得遗传学及育种学专家可以有目的地对基因调控位点进行改造,编辑和创制新的基因调控位点,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转录因子结合和共定位,建立智能组合优良等位基因,丰富基因多样性。同时,为世界玉米基础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利于实现智能、高效、定向培育新品种,促进作物育种学科向更高层面发展。

文/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王静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西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调控寿命新基因
科技日报 2024-09-11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可治理广谱代谢抗性的多元纳米制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我国发现调控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0
我国发现调控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0
盐碱地“变身”高产地 科学家找到关键基因
中国青年报 2023-03-27
一群90后00后解锁“超级玉米”关键基因 个个是“学霸” 人人能下地
中国青年报 2022-11-28
中国空间站种的水稻效果如何?中科院团队揭秘称幼苗长势良好
中新网 2022-08-30
现存最原始种子植物苏铁基因组发布
科技日报 2022-04-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