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特、保老、保静 北京为何保字当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9-16 07:31

8月21日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核心区控规》),明确提出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坚持“保”字当头,精心保护好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连日来在核心区老街旧巷、中轴线旁,以及非遗老字号探访,感受“保”字后面的深邃内涵。

北京要保“特”:

紧迫推进中轴线申遗 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站在复建的永定门城楼三层北望,视野豁然开朗,平缓的天际线、立体的中轴线、宏阔的对称布局尽收眼底。迎着习习清风,远眺3公里外的正阳门箭楼,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拉近,还能看清一个个箭窗。环顾南中轴线东西两端,可见自然博物馆、天桥百货商场等地标建筑。如果把镜头推到两年前,也就是2018年6月26日下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正是在这里,对标申遗要求,逐个点位确认影响中轴线风貌景观的建筑,现场研究整治方案。

镜头6:永定门城楼北望2 摄影刘畅.jpg站在永定门城楼上,北望可见正阳门箭楼

这条独特的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骨架”统领。从2017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八次赴此处调研。今年7月13日上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天意商城楼顶平台察看影响中轴线景观视廊的建筑现状。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近期沿中轴线采访了解到,“降层”,是很多沿中轴线建筑改造的普遍要求,目的就是为了与中轴线独特的空间结构相协调。北海医院和天意商城降层改造明年开春将正式动工,建筑高度将由23.7米直降为9.6米。

市委主要领导的现场督办,透露出的是对“保”字当头的强调、对中轴线独特性的感知、对中轴线申遗工作的紧迫感。《核心区控规》指出,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老城整体保护之所以要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轴线代表了老城的“独特性”。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梳理市委书记蔡奇历次对老城保护调研,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主题就是“保护、传承、利用好中轴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老城骨架要保“特”,就是要处理好点(遗产点)、线(轴线界面)、面(街区背景)的关系,严控建筑高度,保留住开阔平缓的天际线;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向社会开放,抓好重点文物腾退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些方针,已经随着《核心区控规》的正式颁布,在各方达成深深共识。

老城骨架要保“特”,时间紧迫不待人。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钟楼修缮年内启动;地百改造已经完成,即将重张;鼓楼西大街秩序整治正在进行;庆云寺、五道庙都在“压茬推进”,在操作层面就是“要明确范围和时限,以最小代价实现中轴线申遗成功,从现在开始,只争朝夕,一茬接着一茬干,力争在规划期内实现申遗目标”。

北京要保“老”:

让老胡同老院落老字号 留乡愁、讲记忆

3000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历尽岁月淘洗,“老城不能再拆了”,一个“老”字,不仅仅是时间轴的概念,更包含了“都与城”的情愫和乡愁。近年来,北京正在用绣花般的功夫保护老院子、老胡同、老门楼、老建筑。

老院子保护的抓手之一在于“共生”。9月初秋傍晚,东城区雨儿胡同30号院,70岁的崇宝才刚吃罢晚饭,一张藤椅、一杯茶水、一把蒲扇,老人正在享受老院里的悠闲时光,他在这院子里已经住了30多年。而今,昔日里私搭乱建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环境的全面提升:自家小屋配厨卫,墙体做了保温层,连屋子的门都是双层的。雨儿胡同的整治提升还给这个多年的老院子带来了一种新生态:共生院,也就是院内部分腾退出来的房间,被用于居民议事、公共活动、社区服务、展览展陈的公共空间,另有两间屋住着两户原住民,崇宝才是其中之一。不仅是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了,让崇宝才特别开心的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房子改造时设计师应老爷子的要求帮助搭了一个藤缠蔓绕的葫芦架,每天傍晚看着那几个硕大的葫芦在微风中摇曳,崇宝才每每觉得幼时“念想”又回来了,心里的乡愁就在眼前。

777.jpg东城区雨儿胡同30号院是一个“共生院”,实现了社区公共空间与老居民的和谐共生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除了老院子以外,北京的老胡同、老门楼、老建筑,很多都是在“以修缮文物的标准”来修旧如旧。比如,在东四地区,183个门楼经过精心修复已经亮相。据了解,这次修缮很多墙体是经过细细打磨,“蹭”出原本的古朴原貌。

在刚刚获批的《核心区控规》里,“老”字出现的频率颇高,提出要留住更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字号、老物件、老手艺、老剧目,留住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

沿中轴线正阳门向南,穿过步行街牌楼,月盛斋牛肉酱香未散,斜对面又有全聚德果木烤鸭香气弥漫;溜达到步行街中段,往东拐进鲜鱼口,有锦馨豆汁儿酸爽扑鼻;往西拐进大栅栏,则可乐享“东来顺”,试穿“内联升”。北京老字号的画卷,就这样从中轴线展开了……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陈文在接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北京在制度安排上已经将扶植老字号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很多非遗老字号的产品都成为“北京礼物”登堂入室,同时通过拍摄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留住一批传统技艺。根据《关于推动北京老字号传承发展的意见》,五年内全市将认定10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不难想见,上述举措的落地,都有助于推动那些老牌匾“讲”出老城记忆。

北京要保“静”:

人居画卷里蕴含 老城保护的内在要求

要让核心区“静”下来。《核心区控规》描绘出了一幅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静”,是当代人对北京老城的固有印象,也成为老城保护的内在要求。

“静”,首先是降分贝。典型的例子就是什刹海地区由于众多酒吧环湖分布,在争议声中越聚越多,加上商业秩序一度较为混乱,出现了噪音扰民等问题。什刹海地区的一名街巷长接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什刹海地区大力整治环境,主要从三方面入手,“静”下来是第一位的要求。什刹海地区通过采取控制分贝量、严控酒吧增量等措施,让地区节奏慢下来,整体静下来,努力找到古都风韵和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其次是让景区“净”起来。拆除违章建筑,封堵开墙打洞,恢复老城味道,让人重见天际线。三是让景区“通”出来。即打通堵点,“环湖步道”还于民。

“静”,还是一种空间秩序的有序调整。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正在加紧整治的鼓楼西大街,不管是整治停车秩序还是改移30台大型配电箱,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静稳街区”。而中轴线西侧的杨梅竹斜街的改造则是追求“心静”。据负责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试点项目的大栅栏珠粮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鼎盛时期这条短短496米的街道里曾拥有中正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共七家书局。因此,这次修缮保护特意在曾经的书局原址引进了一些有品质的书店,让游客穿越书香百年,感受老城文脉,也同时增添内心的宁静。

老巷幽宅静树依,鸽哨鸣响天际线。千年古都城廓,在“特”“老”“静”的保护中,正在擘画成一幅美丽的世界遗产画卷。

申请式退租效果为何“超预期”?

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进程中,居民妥善腾退与安置无疑是应有之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菜西片区申请式退租(改善)试点为主的安置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其间奥秘何在?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深入居民家中进行了探访。

菜西片区是全市最早试点申请式退租的居住区,试点自去年6月启动,累计完成居民退租275户,退租比例达到38%。其中公房退租234户、公房退租比例为60%;私房腾退41户,私房腾退比例为14%。“这个比例大幅超出项目的预期!”项目实施方金恒丰公司副总经理李波表示。

申请式退租为何会有超出预期的成效?李波认为,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可以有两种选择:可以退租,也可以选择留下来。“退租的可以得到补偿及安置;选择留下来的也可申请将房屋进行改善。这比之前单一选择更人性化。”李波说,申请式退租一方面政府财政压力会减小很多,同时也更为平稳。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总结推广申请式退租的试点经验。

据李波介绍,菜西片区退租户的安置房在位于丰台区南苑西里的合顺家园,距离地铁4号线新宫站不足一公里,周边的菜站、超市、饭店、大型商场一应俱全。李波表示,2020年的申请式改善也在近日正式启动,截止期为9月23日。“去年申请式改善签约的共计四户,今年目前已经有10户左右居民有签约意向。不少人还在观望,想看看去年申请改善的房子交付后是什么样子的。”李波说。

据了解,去年签约的四户房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待装修后即可入住。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西砖胡同15号院看到,原来拥挤不堪、杂乱无章的院落因为拆除了私搭乱建而变得宽敞豁亮,青砖灰瓦,老院格调尽显。院内的地下水道也重新铺设一新,上面盖以黑色花纹砖,在院内蜿蜒着,“住在院子里的人再也不用为大雨积水发愁了!”李波说,已经对雨污水等管线进行优化。走进其中一户室内,首先入眼的是开放式厨房,洗菜池、灶眼、抽油烟机齐备;室内最深处则是一间小小的卫生间;原来的平层被隔出跃层,顺着木质楼梯转着圈走上去,上层明显被设计成卧室模样。

李波介绍说,申请式改善有三类“套餐”可以选择:基础型改善、平层型改善和浅下挖型改善,由居民自愿提出改善申请。所谓基础改善,是指不改变房屋结构和功能设置,对相应基础设施、硬件进行优化和更换。平层改善和越层改善则是根据改善住户需求,将厨卫功能添入房间内,完成功能分区重新设置。二者区别在于后者的空间格局更加立体。在改善中,由政府负担主体结构优化资金,居民则需承担相应硬件优化费用。由于条件不同,申请式改善会在三类“套餐”的基础上,实施“一院一策”和“一户一策”。

在醋章胡同39号院住了40多年的赵阿姨是去年四户签约居民之一,目前正热切地盼望着入住改善后的新房。房子在拆除自建房后,将厨卫和淋浴等相关功能单元内嵌到屋里,并通过局部搭建阁楼、浅下挖的方式,使赵阿姨家在原有房屋面积不改变的情况下,使用空间增加了10平方米。现在,赵阿姨住在自家老屋对面的周转房中,每天看着施工进展,“10月份基本就能住进去了,想想就挺激动!”赵阿姨说。

李波表示,下一步还将探索对私房进行申请式改善的通道,“私房的改善与公房不牵扯到后期交易不同,要翻建需要办理规划、测绘、施工等多个手续。”

“申请式退租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对话人:申请退租户田泽卿

北青-北京头条: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退租?

田泽卿:就我而言,选择退租是最明智的决定。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在培育胡同的房子建筑面积只有17平方米,也就跟现在这个客厅差不多大。屋里潮湿,墙面都能摸出水来,房顶还裂着个大口子,看着就危险。屋里连个下脚的地儿都没有,东西都撂到房顶了。吃饭时得现摆上饭桌,我得上床盘着腿吃饭,窝着很不舒服。去卫生间得跑个100米,厨房也是自己搭了个2平方米的小房。女儿喜欢手伴玩偶,就只好特意架了个双层床,一层专门用来放娃娃。所以,去年一听说启动申请式退租,可以不花钱就能住上两居室的共有产权房,马上就动心了,跟老伴女儿一商量,就马上签约。早签约能早选房、早入住。

北青-北京头条:对于新房子满意吗?

田泽卿:特别满意。新房子有83平方米,是原来的4倍多。女儿也有了自己的独属卧室,那些个娃娃也有专门的地方陈列了。原来女儿做直播,都得去户外找个地方,现在客厅里就直播了。你看我厅里的电视都是65寸的!总之一句话:这房子太大了,简直有点难以置信。

北青-北京头条:虽说住上了大房子,但会不会怀念老房子、老邻居和老胡同?

田泽卿:那套老房子我是真不想重住了。如今在新房,我还能在阳台上锻炼,还有上下水、卫生间……哪儿哪儿都那么方便。当然,也还是会想念老邻居。不过,也有好多老街坊跟我一起搬进合顺家园来了,这里也像是缩小版的菜西。菜西老街坊每天相遇在楼道中、花园里,再约着一起遛弯买菜,还能找到从前的感觉。

北青-北京头条:还保留着过去互相串门的习惯吗?

田泽卿:这个习惯可没改。经常有邻居找上门,最近的热门话题就是如何装修,我装修得比较“讲究”,邻居们就都有问题就跑来问我。而且,还有好几家都把家门钥匙放我家里,我家里总有人在,所以把钥匙放我这儿,方便!

北青-北京头条:看来您装修没少破费?

田泽卿:可不是,一共花了20万元,马桶就花了1万6,有了好房子装修就不能糊弄了。还买了扫地机器人,以前那点儿地方根本用不上。我的补偿款有210多万,共有产权房是185万,加上装修的20万元,我还能剩下几万块钱呢!

微信图片_20200916071237.jpg《北京青年报》9月16日相关报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蒋若静 李泽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魏彤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北京东城区今年将启动孚王府、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签约腾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9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住在离北京中轴线最近的胡同是种什么体验?北京大爷给您讲讲!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20
让古都文化遗产绽放更加璀璨光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8
皇城景山街区申请式退租三期启动 涉直管公房约1960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0-19
鼓楼为何爆火成为网红景点?北京东城官方这样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4
中轴线保护的“北京经验”
新京报 2023-04-03
北京老城正在发生的变迁:告别大拆大建 老城焕发新生
新华社 2022-07-25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秦红岭:城市更新立法探索“公众意愿统一”标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