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沿河而建的村舍错落有致,乡间小路干净整洁。人们置身其中,感受鸟语花香,心情十分舒畅。”5月21日上午,站在青龙桥河边的观景平台上,张镇桥村党总支书记谢玲望着眼前清澈的河水,向记者讲起了一条小河治理“撬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故事”。
地处无锡西郊的惠山区洛社镇张镇桥村共有6个自然村,4个安置房小区。600多米的青龙桥河,串接了该村青龙桥、马塔浜、尖上3个沿河自然村。
谢玲告诉记者,一年多前,这条青龙桥河还是村民们口中“多走一米都嫌太长”的黑臭河道。当地村民一度认为这条河已“无药可救”。
现在,经过村里的精心整治,这条河又恢复了“精气神”。记者走在河边时发现,这条河的河道两边草木葱茏、鲜花盛开,水也变得很清澈。“天气好的时候,吃完晚饭的村民们都喜欢沿着河边走一圈,散散步,看风景、聊家常。”谢玲说。
“为了挣钱,之前村里有不少人都在河边搭起违章建筑搞养鸡养鸭、豆腐作坊等副业,我也沿河办了个养猪场,养了300多头猪。钱挣得不多不少,环境却是一天天变遭了。”张镇桥村村民胡龙清回忆:“当时的青龙桥河河水非常臭,人走在老远的地方都能闻到。”
作为一个拥有85家企业、年产值11亿元的经济强村,去年张镇桥村村级可支配收入就达到了1300万元。“这笔钱,一部分拿来投资增值,一部分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还有一部分,用来给村民发福利。”谢玲介绍,2018年7月,张镇桥村率先启动了青龙桥河河道治理工作,将青龙桥、马塔浜、尖上3个自然村列入美丽乡村建设“名单”中,并以村庄回归自然、河道回归生态、家园回归温馨、民风回归淳朴的建设理念,打出了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的“组合拳”。
“我们先后建设了污水收集管网1800米,农户标准无害化化粪池280余个,让沿河的生活污水彻底改变过去几十年直排河中的状况。”谢玲说,针对三个自然村的污水无法纳入镇级污水总管的实际情况,张镇桥村还投资建设了2套点源处理设施;针对点源处理出水为一级B标准,仍有可能对河道达到三类水的目标有冲击的实际问题,该村又配套建设小型湿地2个、生态沟600多米。
谢玲介绍,整治之初,青龙桥河内种植有沉水、浮水、挺水的各类水草,也放养了鱼苗等各类水生物。经过一年多的养护,该河道逐渐恢复了河道的自净能力,在去年4月有了明显效果,水一下子变得很清澈,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三类。
“(河道整治)累计投资有1700多万元,像这样千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以后张镇桥村每年都会有。”谢玲补充道,要想老百姓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就必须先把他们怨声不断的河道治理好。“让百姓看到我们的诚意和能力。”
河道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步。
“我们邀请了市政设计院制定总体规划,沿河打造了水源净化林、健身步道、休息长廊、曲桥等景点,形成了一个以林、水、田自然交融的美丽乡村。”谢玲说,通过青龙桥河道整治,“撬动”了整个张镇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张镇桥村加大污染源和违章搭建的取缔整治力度,并向村民发放告知书,召开美丽乡村建设讨论会。截至2019年10月,该村已完成300余头生猪的清退工作,拆除5家散乱污企业的违建1800平方米、复耕土地2300平方米,拆除村民私建的车库76间、鸡鸭棚260平方米。
现如今,走在青龙桥河河边,经常能见到村民老费划着小船打捞着河里的垃圾,更有不少党员、志愿者拿着扫帚、抹布,清扫着路面的垃圾,擦拭着沿河的长椅,全力守护着他们身边的美丽家园。
文/记者 孙权
编辑/董伟